有沒有人和我有一樣的感覺,不再喜歡住在城市,就想著住在小時候我們印象中的房子里。房子是平房,地面是水泥的,家具越簡單越古老越好。
或許這樣的人多了,于是一些人看到了商機,便開始收集各種老物件,居然還真賺了不少錢。尤其是以下這些老物件,喜歡的人確實不少。
第一個是搓衣板。以前搓衣板都是木質的,后來搓衣板進行了改進,上面粘了一些塑料的小點點會讓摩擦面積更大,而且也不傷衣物。只是有了洗衣機之后,不管啥樣的搓衣板最后都消失無蹤。
第二是舊背包。這里最值錢的就是老北京和老上海的舊背包。那個時候全國就這兩個城市最出名。尤其是到北京開會的時候,回來后挎了個北京背包,絕對很神奇。
第三是玉米脫粒機。從生產效率上來說,它確實比用手直接脫力來得簡單一些。自從聯合收割機出現后,這東西就再也沒有了作用。
如果量很大的話,人們自然會用聯合收割機,比玉米脫粒機要快太多了。如果量少的話,幾名婦女坐在村口說著笑著就能把活干完,哪里還需要什么脫粒機?
第四是驢眼罩。作用就是罩在驢的眼睛上,讓驢傻乎乎的一圈一圈拉磨。同樣道理,這玩意放大點也可以照在馬的眼睛上,讓馬可以晚上拉貨,不至于被火光驚嚇到。
第五是簸箕。這東西是用來顛糧食的,可以把里面的雜質全部給顛出去。小孩子也特別喜歡用簸箕,剛剛收好的麥子放在簸箕上搓一搓,很快就把皮給搓掉了。然后再用簸箕顛一顛,只要稍微有點風,顛完后簸箕里就只剩下麥子粒,然后直接塞到嘴里面吃,可香了。
第六個是長條木板凳。一般來說,像這種木板凳可以坐兩個人。農村家里誰要是有什么喜事,大家會將木板凳給貢獻出來。我們這邊每家每戶都有八仙桌,每邊放一條木板凳,每桌剛好坐上8個人。
第七個是老式熨斗,不過用這東西需要掌握火候,否則很容易把衣服給燙壞。使用方法是把它放在爐子上烤,到一定程度后向它吐一口水,要是聽到“刺啦”的聲音就說明溫度足夠了,就可以用來燙衣服了。
看著這些老物件突然想來,為什么以前天空那么晴朗。那些年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完全是環保的,沒有任何現代工業的痕跡,又怎么能破壞環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