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陽光傾瀉在喀什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空氣中飄蕩著烤馕與孜然的香氣。一位身著黑色短袖、腳踩老北京布鞋的中年男子正俯身與攤主討價還價,后頸處隱約可見被紫外線曬出的分界線。直到三個舉著手機的年輕人試探著喊出"于總",這個混跡于游客中的身影才露出標志性的憨厚笑容——這正是剛經歷輿論風暴的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他身后那輛掛著豫K牌照的白色豐田陸地巡洋艦GR版,此刻正靜靜停靠在葡萄架下,價值140萬的車漆在戈壁烈日下折射出冷冽光澤,與主人身上30元網購的棉質T恤形成戲劇性反差。
這個畫面被上傳至社交平臺兩小時內,評論區涌現出近百條定位新疆的圖文驗證。阿克蘇民宿老板曬出于東來蹲在庭院里幫廚的照片,褲腳沾著泥點的企業家正專注串著羊肉;喀納斯景區工作人員透露他連續三天搭乘區間車游覽,背包側袋里永遠插著兩瓶1.5升的農夫山泉。最引發熱議的是庫車大馕城監控拍下的場景:當認出他的游客提出合影時,這位身家過億的超市巨頭立刻放下咬了一半的烤包子,不僅配合變換多個拍攝角度,還主動詢問"要不要和我的車拍張照"。
這些碎片化記錄拼湊出的,是一個打破公眾想象的商業領袖形象。在和田玉市場風波尚未完全消散的五月,這位總被媒體冠以"中國零售業清流"的企業家選擇用8000公里自駕丈量新疆。沒有隨行助理與安保團隊,副駕駛座上堆著《西域考古記》和吃剩的馕餅,車載導航里收藏著"南疆小眾路線攻略"。當同行者好奇為何選擇此時遠行,他摸著方向盤笑稱"來曬曬心里的霉氣",車窗外的胡楊林正將斑駁樹影投在儀表盤上,映出里程表上跳動的"4873公里"。
這種返璞歸真的做派貫穿著整段旅程。在吐魯番火焰山景區門口,于東來被拍到手持老年證購買半價門票,工作人員反復核對面孔與證件時的詫異表情成為短視頻爆點。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他腳上那雙磨損嚴重的布鞋,與胖東來超市理貨員的工作鞋屬同款采購批次。當圍觀群眾驚嘆"大老板也這么節儉",隨行游客卻道出更多細節:他會在加油站主動清理車內垃圾,遇到拋錨車輛必定停車相助,甚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用拖車繩救過三輛陷入沙地的自駕車。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輛改裝過的陸巡GR。資深車友從輪轂樣式辨認出這是2024款頂配版本,加裝的重載懸掛與雙油箱系統暗示著主人穿越無人區的野心。在哈密某越野俱樂部流出的交流視頻中,于東來興致勃勃地與車友探討沙漠行車胎壓,對分動箱扭矩分配如數家珍的模樣,全然不同于商超會議上那個談"員工幸福感"的儒商。這種矛盾性在阿拉爾市的修車廠達到頂點——他蹲在舉升機下學習更換差速器油,油污沾染的衣袖與腕間價值28萬元的百年靈航空計時表構成奇妙共生。
這場歷時23天的旅行無意間成為企業文化的延伸展演。在庫爾勒香梨園,他仔細記錄果農的裝箱損耗率;于田縣的夜市攤前,捧著筆記本測算當地夜經濟人流量。最戲劇性的場景發生在喀什老城茶館:當有游客認出他并高喊"把胖東來開到新疆",原本喧鬧的茶館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應和聲。于東來起身拱手致謝時,手中轉動的和田玉煙嘴被眼尖者認出——正是此前陷入質量風波的同款商品,此刻在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
回程前夜在獨庫公路唐布拉草原的露營,或許最能詮釋這位企業家的精神底色。篝火映照下,他披著50元買的羊毛毯,與牧民討論著牦牛肉冷鏈運輸的可能性。星空下的陸巡車頂架著專業級天文望遠鏡,副駕抽屜里塞滿給員工代購的葡萄干。當晨曦初露拔營啟程時,行車記錄儀拍下了意味深長的畫面:后視鏡里漸遠的雪山輪廓,恰似他這些年走過的商業征途,看似樸素無華的征程中,始終藏著超越世俗認知的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