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汪桂青,鄭州市中心醫院豫欣老年病醫院副院長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通常需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出發,比如健康飲食、良好作息等。但是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可能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
長期素食
很多人在飲食上會走向極端,將清淡飲食等同于長期吃素,甚至油和鹽都不沾。但長期純素食可能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特別是導致維生素B12的缺乏。維生素B12對于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缺乏會導致紅細胞脆弱,損害神經細胞,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因此,生活中應保持飲食多樣性,葷素搭配,確保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和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素。
健康時報圖
太愛干凈
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過于潔凈的環境中,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的退化,進而誘發認知能力障礙。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衛生條件和設施更好、城市化更高的國家,認知障礙癥發病率也更高。其中,衛生設施好的國家,認知障礙癥發病率高出33%。這可能是因為人體需要適當地接觸微生物來刺激免疫系統保持活性。
因此,不必過分追求無菌環境,適度的微生物接觸有助于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
睡得太多
充足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過度的睡眠卻可能適得其反。美國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成年人睡眠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是平均水平的兩倍。
如果一直都要睡9小時以上才舒服,那么沒必要故意更改作息。但如果突然莫名每天昏睡9小時以上,就要引起警惕,因為昏睡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
精選
文章
本文源自:2025-04-25健康時報《有些“好習慣”可能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編輯:武星如 王楠
審稿:魯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