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女人這輩子,究竟在逃離什么?》
那天講女人逃離什么的第二個話題時,我講了很多小案例。
我特意選取了低學歷的這個群體,因為自身接觸的緣故,我舉的都是些門檻非常低的賺快錢的騷操作。
有些讀者看了之后就挺激動的,問我一個問題。
他們的孩子是學霸,如果兼具了文中那些,是不是更有優勢?
畢竟學霸肯定算是個長處嘛。
我借著你們的問題,捎帶著講講另一個話題。
一直都有人問我對于停止補課,給學生減負的看法。
這個問題很復雜,講不完的,我今天只講一個側面。
你站在宏觀的視角下看人才供需,會發現幾十年前與當下的局面是完全不同的。
至少20多年前我們那代大學生,包括我們之前那么多年的大學生,基本上屬于你讀出來,社會就真的需要。
俗稱坑多,大學生少。
因為當時社會處在一個百廢待興,什么行業都在萌芽期的階段,創業的人很多,是因為需求很多;而既然有這么多人創業,自然招聘的崗位就很多。
這個時候大學生就是非常優質的人才,多多益善,哪怕填鴨式教出來的人造學霸,也多多益善。
你自己沒有主觀能動性,不重要的,到了企業里,會有人帶你。
那么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們絕大部分行業都有了長足進步。
很多行業你即便不是全球第一,也是第二,不是第二,也是前幾。
這就意味著,容易做的事情,前人都做完了,能留到今天還沒人突破,那基本上都是卡脖子項目。
堆人能解決的,基本上都解決了,剩下的,都是要靠突破的。
你仔細想想就清楚了,存量的游戲里面拼什么?
拼背景,你補個學霸,人家4+4。
而在增量游戲里面,補出來的學霸有啥用呢?
所以站在宏觀的角度,站在人才結構的角度,你會發現我們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填鴨式培養出來的人造學霸,實際上是供大于需的。
而當下急需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呢?是能夠創造就業崗位的,或者,是能夠解決卡脖子問題的。
你其實站在宏觀視角下看,停止補課,就這點事兒。
過去鼓勵補課,因為差的是量,只要起量就行,填鴨式的人造學霸也能派上用場。
現在停止補課,因為差的是質,供需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弄清楚這點事兒,我們來看真假學霸。
你覺得你小孩是真學霸對吧?那我問你兩個現象。
1、沒人逼他,沒人抽查他作業,沒人考核他,沒人追著他看他哪里不懂。
把所有外力去掉,他是個什么樣子?
有的人就只會上課聽聽,聽過就算了,能記住多少是多少,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而有些人,他會自我考核的。
沒人逼他,他自己逼自己,沒人抽查他作業,他自己考核自己,沒人追著他,他自己不斷訓練,實踐,以期發現自己到底什么地方沒掌握,還是沒熟練。
你加上外力的時候,倆都是99分,你去掉外力,也許就一個向上,一個向下了。
大學里很常見的。
即便是清華北大這種學校照樣每年會有人掛科,甚至有人退學。
你說為什么?
不可能是智力有問題的,也不可能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有問題,這絕對不可能。
一個孩子能考上清北,他什么問題都沒有,如果出了問題,那一定是外因內因的問題。
他當初多半不是因為內因考上的,所以當外部環境變化之后,當沒有老師天天追在屁股后面查作業了之后,他的成績就開始猛降。
大概率就是這樣,當然,也有可能這孩子當初是因為內因考上的,但是考上之后,心思不在讀書上了。
比如像蓋茨這種退學生,人家有了新目標,忙他的生意去了。
2、你觀察這孩子,他到底是每做一件小事就必須要得到回報,要得到正反饋的鼓勵。
還是說,他可以忍受長期多次的失敗打擊,就是像愛迪生那樣,999次實驗失敗之后,他依然會開啟第1000次。
這種在研究生階段會比較多見。
有些孩子就是因為內因考上的清北,他本科期間績點也非常的好,人家是保研的。
但這一定能證明他是學霸么?不一定的。
因為你此前小學中學包括本科期間的經歷,像個游戲一樣,都是很多個小項目湊起來的經歷。
你做一道題,就像殺一個小怪,馬上就會掉經驗值,你就會得到正反饋的獎勵。
文科也一樣,背一個單詞,詞匯量就+1,你感受得到,而且是立刻,馬上。
但你讀研期間完全有可能因為方向錯了,兩年白干,導致延畢。
不是你的錯,你非常努力,你什么都做到位了,就是運氣不好。
有的人心態就崩了,我不適合這個,有的人就像愛迪生,再來唄。
我問你,你孩子是不是兩者都具備?
如果兩者同時具備,那么就構成了一個優點,他的確是真學霸。
如果只具備了第一條,其實不是的,如果一條都不具備,成績又很好,那就是人造學霸。
人造學霸,和真學霸,在這個社會上的供需,是完全不同的。
人造學霸當下的處境是供應遠大于需求,真學霸的處境才是供應小于需求。
一切和錢有關的事情,歸根結底,無非供需二字。
我們是人口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
有些人可能會說印度比我們還多,不對的,印度只有一億人,我們只討論那些有機會念小學初中的人。
在全世界所有有機會念小學和初中的人口里面,你會發現,所有的發達國家加一起的總人口,也不過和我們一個國家相當而已。
所以在這件事上拿我們和任何國家比較都沒有意義,我們相當于全體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
你對任何問題的思考,都應該基于這個龐大的基數下。
總有人說,我們有多少多少人選擇躺了,不像以前的人那么拼了。
有意義么?沒有的。
10%的人躺了,我們依然有相當于全部發達國家總和90%這么多的人,在拼;
哪怕一半的人躺了,我們依然有相當于全部發達國家總和一半這么多的人,在拼。
這意思就是告訴你,哪怕躺倒一半,剩下的一半依然龐大到難以置信。
我那天講女性逃離話題時說:通往羅馬的路,每一條都是窄路。
有些讀者留言問我,那為什么非得去羅馬呢?普普通通做個安靜的美男子,不挺好么?
答案很簡單,樹欲靜而風不止,沒有投個好胎,沒有爸爸罩著,想普通都難。
因為人口基數太大,你以為有得選,其實沒得選。
等你被社會虐了千百遍,你就會發現你的付出和回報之間,并不是線性關系。
不是說你一個月吃100斤黃連,月入100萬;吃10斤黃連,月入10萬;吃1斤,月入1萬,吃二兩,月入2千。
不是這樣的。
真要是這樣,你倒是可以自選了,你說我1萬塊也夠花了,那我就選個1斤的套餐。
問題在于,現實是你吃100斤,月入100萬,你吃99斤,月入10萬,你吃98斤,月入1萬,你吃97斤,月入2千。
那么選98斤就不劃算呀,我要連續吃100個月,吃9800斤,才能湊100萬。
那不如我吃100斤,然后接下來99個月,都不用吃黃連了。
說穿了,是這么個游戲。
當然,你愿意吃一輩子,你說你要吃98噸呢,只要你樂意,都隨你,總有人愛好特殊。
我只是計算總量的回報率之后,告訴你,那么選,不劃算。
如果你有這輩子總的盈虧比的概念,你會發現,一門心思去羅馬,才是你這輩子受罪最少的方案。
而在如何去羅馬的過程中,大家都選錯了路。
并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是通往羅馬的路,都有其特征。
人造學霸本質上是一種紅海卷王,紅海是一條寬路,路上擠滿了人,你不卷出個狀元,冠軍什么的,很難拿到超額回報。
而我之所以問你的孩子有沒有上述兩種現象就是想知道,他具不具備走窄路,耕瘦田的性格特征。
寬路就像六出祁山,是道路平坦,問題是,哪怕諸葛亮操盤,實力不夠也得鎩羽而歸。
這個實力很多時候就是天生的,不是諸葛亮不行,是蜀國不行;不是你不行,是你爹不行,你天賦不行,運氣不行。
而在我那天講的通往羅馬的路的話題情景下,寬路有意義么?
沒有。
具備走通寬路的人,他生來就在羅馬了。要么天賦爆棚,否則就像董小四一樣,有個好爹媽,給各種包裝走4+4通道。
這種生來有就有,生來沒有這輩子都不會有。
這就是為啥我不討論寬路的原因。
寬路沒毛病,但是對羅馬這件事,沒意義。
而窄路就像子午谷奇謀,歷史上諸葛亮之所以反對魏延,是因為只能賭一次。
可如果可以反復賭呢?
這時候,只考驗一件事,僅僅需要考驗性格了,考驗你耕瘦田的耐心,第一次沒回報,第二次沒回報,你能堅持多久?
當多次樣本的情況下,最終送你進長安的并不是子午谷,是什么?
是概率。
再小的概率,乘以足夠大的樣本,它都會發生。
所以你去觀察那些沒有生在羅馬的人,他們幾乎都是靠著走窄路,耕瘦田改變的自身命運。
關注公眾號,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女人這輩子,究竟在逃離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