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止,中國改革開放實施已經有四十多個年頭了。這40多年間,廣東的發展舉世矚目,也成為不折不扣的改革開放的試驗窗口。
現如今,廣東的GDP依然是全國第一,這與廣東歷任領導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要說成績最大的,在歷史關頭發揮了關鍵作用的,要屬林若和謝非前后兩任。
林若在任的時候,任期內廣東GDP排名達到全國第一,而謝非接棒以后,繼續鞏固了這個優勢,并開啟了加速度,廣東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兩任老書記對廣東的發展,乃至全國的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兩個人之所以能夠接棒創造奇跡,除了他們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和理念相同,個人能力和品德形象都無可挑剔外,更有著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理解和默契,幾件事情就足以說明。
林若
原廣東省委秘書長蔡東士回憶,當年,廣東省委按照新的政策標準,準備給新老書記林若和謝非蓋新房,搬離他們居住的老破小。當時,征求他們意見的時候,謝非是現任書記,他明確說:“就按照最低的標準來。”而林若則表示,有個地方住就行,按規定辦。
這一下,省委就好辦了,在執行廣東省委領導干部不蓋單門獨院住房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兩位書記的指示,蓋了一棟四層的小樓,兩個人各住兩層。
可是,分房的時候,工作人員就不知道怎么分了。先征求了謝非的意見。謝非笑著說:“我當然希望住樓上,但還是林若老書記先選吧,他選好后,無論樓上還是樓下,我住哪里都行。”
中間為謝非
工作人員又征求林若的意見,林若便問:“謝非是現任書記,他想住哪里。”
工作人員便說:“謝非書記想住樓上,但還是請您先選,您選后,他住哪里都行。”
林若便笑了,對工作人員說,我還是住樓下吧,這里還有一塊小地,我平時種點花果蔬菜啥的,感謝謝非書記對我的關心,他應該是看到我退休后有這個愛好了。不過,這樣一分,他占天我占地,也就公平了。
后來,工作人員再次把林若的意見反饋給謝非,謝非高興地說:“林若同志太好啦,讓我住在他頭頂上啰!”就這樣,工作人員沒有費心費神,就把這件事給辦好了。
左一林若
1993年,在社會上很有影響的百萬大報《南方周末》,因為一篇報道問題被勒令停刊,遭遇了危機。北京相關部門約談了報紙負責人,要求他們再出一期停刊公示,便停下來。
那段日子,編輯部所有人心里都不服氣,可又無可奈何,畢竟中宣部的通知來了,肯定是要執行的。但此時,省委書記謝非又不在國內,停刊沒有省委書記的簽字是無效的,報社的同志只能干著急。
接到停刊通知的第二天,正好是《南方日報》的社慶日,很多老領導老同志都來了,已經卸任省委書記,轉任人大主任的林若也來了。
林若
林若在會上聽到了《南方周末》被要求停刊的消息,他讓人立即拿來了報紙,看了那篇文章后,直接說:“這篇文章有什么錯呢?為何要害怕。況且,《南方周末》是我們省里的刊物,我們不停他們又能怎么樣?”眾人不言語,林若也不再說什么。
沒想到,三天之后,遠在國外的謝非書記,專門派秘書趕了回來,帶回了他的批示:《南方周末》不停刊。謝非強調說:南方周末是好報紙,文章即便是有錯誤,哪怕是幾篇,也不至于報紙停刊……
同時,他要求積極與北京方面溝通,消除誤會,承認錯誤。后來,報社的領導才知道,這是林若找臨時主持省委工作的黃華華談話,要他及時把這一情況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報給在國外訪問的謝非,謝非經過與大家充分討論后作出了不停刊的決定。
中間為謝非
前后兩任書記,又一次進行了默契的配合,保住了一份大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