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五一小長假,燒烤攤就跟草地上的蒲公英似的,哪哪都是!
剛入夜食欲還沒完全蘇醒,空氣就已經開始混合著孜然、烤肉香、還有小龍蝦的麻辣味道……你是不是也特別期待和朋友圍坐一圈擼串、喝啤酒,順手把“煩惱”也烤一烤?老實講,去年這個時候我也和朋友們約了好幾次燒烤局,大呼過癮。不過,最近我總覺得有點“心虛”——好些串串吃完鬧肚子的頻率,明顯比冬天高出不少!
為啥越到立夏之前,燒烤攤好像更危險了?
我也納悶!難道是氣溫漲了、還是肉變嬌氣了?
直到最近一個朋友分享他食物中毒的小經歷——只因為擼串時貪嘴點了點平時最愛的雞翅和魷魚,結果一晚上廁所都去吐槽了八遍。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不是所有食材時刻都適合下肚,有些串,咱們還真得等夏天來了再說。”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作為一個擼串發燒友、也是被燒烤“教育”過的人,立夏前最不建議貪嘴的三種燒烤食材——有些你絕對想不到!
第一個,雞翅。
別看雞翅萬人迷,燒烤攤必點C位,遇到春末夏初,卻是暗藏風險。雞翅油脂多,肉層厚,中心點老是火候不夠易夾生。本來雞翅保存就講究,稍微貯存不當溫度高了就容易滋生細菌。攤主有時候圖省事會提前腌好一大盆,結果天慢慢熱起來,腌制時間一超就變得炎得更快,不新鮮了。
你以為烤得香噴噴就安全?其實最容易出現烤外熟里生——特別是那種看著焦香,其實骨邊和關節處還是粉紅的雞翅!
我真的吃過,烤雞翅看著香氣撲鼻,結果一口下去冰涼帶血絲,當晚肚子就咕嚕咕嚕地鬧騰了半宿……據說有的人體質還會直接拉肚子,甚至食物中毒。所以價格再實惠都要睜大眼——點烤雞翅一定要看現場有沒有提前烤好的,如果能點現烤現吃最好,烤出來肉容易脫骨證明熟透啦。
再來就是魷魚串。
大家擼串是不是都愛來一堆魷魚?口感筋道、又帶點海味,怎么都不過癮。但其實春夏之交的魷魚格外危險。一方面,魷魚保存十分依賴冷鏈和低溫運輸,氣溫一高,保存時間一旦長了,極容易滋生細菌和寄生蟲。夜市攤很難有全程冷藏,尤其是人氣爆棚攤點,忙得連清洗都草草了事。
我有次點了燒烤攤的魷魚須,烤得特別焦,覺得肯定沒問題吧,結果晚上就開始上吐下瀉。查了資料才知道,魷魚表面很容易殘留未清洗凈的蛋白殘渣,加熱不徹底就很容易惹麻煩。其實好質量的魷魚價格不會便宜,一斤三四十甚至更貴。過于便宜的多半就是冷凍貨、隔夜貨,這種可千萬別貪便宜。小竅門:烤魷魚要選剛解凍沒多久、表面有光澤彈性的,新鮮的沒有腥臭味,烤的時候多盯著,看到汁水干了才算入味。
說到第三種,不得不提大腸、肥腸這種內臟類烤串。
每次夜市攤這些都賣得飛快,價格也比肉串劃算(通常一串三五塊),不過這“性價比”背后可能藏著大風險。內臟類儲存要求極高,處理清洗過程配套不好,“殘留味道”重,還容易攜帶細菌和寄生蟲。春末夏初氣溫回暖,一旦腌制不當或者烤不熟,寄生蟲、細菌容易猖獗,再加上肥腸多油,腸胃本來就不耐受,容易直接鬧肚子。我愛吃烤肥腸,但去年有一次吃得太盡興,吃完第二天就拉肚子、滿肚子不舒服。后來特意問了攤主,才知道這一批肥腸其實上午就解凍出來了,中午才上火,烤的時候也只是“稍微過一下”而已……
小技巧奉上:想吃肥腸記得選干凈看起來油光發亮、無異味的,現烤現賣的攤點風險相對小點,盡量避免預制串。一旦聞到酸臭味,千萬別點;食材新鮮時油脂為奶白色,而不是灰黑、發黃,那種多半是有問題的。
說實話,擼串是小確幸,但健康還是頭等大事。氣溫轉暖的立夏前,很多食材保存本來就“走鋼絲”,特別是雞翅、魷魚、肥腸這些高風險選手,稍有不慎就拉肚子甚至引發食物中毒。飯店里雖然看著衛生,但處理過程咱們也沒法全程監督,保險起見還是寧可“饞一陣”,別“痛三天”。經濟條件允許時可以去正規連鎖烤店、燒烤自助,至少后廚環境、食材冷藏靠譜些。
最后再嘮叨一句哈:想要擼串擼得安心,記得等氣溫穩了再開吃,雞翅、魷魚、肥腸這些別貪嘴。多點蔬菜、豆皮、玉米、蘑菇,既解饞又健康~下次誰再跟你說“天一暖就得擼串”,你心里可要有數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