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
品味老孝感
就要去三元井巷
這里還留存著90年代的住宅風格
滿墻的爬山虎和歪脖子梧桐樹
見證著孝感
最質樸的人間煙火
三元井位于解放街與書院街交匯處。下午六點,傍晚的陽光斜切進街巷,開始有成群結隊的學生嬉笑著走過,當夜幕降臨,原本寂寥的街巷在頃刻間鮮活熱鬧。
它是實小和孝南的學生們放學后的秘密基地,也是打工人下班后悠閑小聚的老地方。也有附近的住戶,傍晚和家人出門遛彎,卻擋不住鉆進鼻腔的燒烤香氣,來上幾個雞爪解饞。
沒有網紅店的精致裝修,沒有此起彼伏的叫賣。這些生動的圖景,都構成了最具孝感煙火氣的三元井夜市。
今天
小編帶大家尋味三元井
看看這些
俘獲大部分孝感人口味的小店
到底有什么特別?
01/燕子麻辣燙
沒有湯的麻辣燙
才是老孝感的DNA
要說三元井最火的小吃,當屬燕子麻辣燙了。從書院街走到頭再左轉,就能看見黃底紅字的麻辣燙招牌,而食材的制作區域就在門口的路邊。
沒有豪華的門面和裝修,出名靠的是口口相傳,沉淀下來的忠實食客是一批又一批。
麻辣燙是老式的,一口大鍋裝著所有的食材,各種豆制品和蔬菜在秘制的湯鍋里翻滾煮熟。要吃什么就拿出來放在鐵盤里,再澆上自制的湯汁,拌著吃才是小時候的味道。
肉串都是當天現腌的,有麻辣和孜然兩種口味。手工雞架每天要賣掉兩盆,份量足、肉質嫩,總有附近的學生前來光顧。
不管是麻辣燙還是肉串,一定要搭配一份他們家冰冰涼涼的綠豆湯,簡直是解辣解膩的不二之選。
02/丹英小吃店
夜幕降臨
魷魚和鯽魚爭相上桌
就在燕子麻辣燙的斜對面,有一家丹英小吃店,婆婆掌勺做菜,兒子和兒媳婦負責招呼客人,一到晚上,一家人就忙得腳不沾地。經營年份雖不久,但人氣絕對足夠旺。
涼拌鯽魚和芥末魷魚須是店里的獨有招牌,大部分食客都是沖著這一口前來買單。
涼拌鯽魚真正的功夫在調料碗里,蒜末墊底,澆上兩勺現熬的辣椒油,魚肉緊實嫩滑,十分搶口。芥末魷魚須的芥末味不沖,魷魚鮮嫩,口感非常清爽,很適合夏天。
食客大多在門口支個小桌子,一人一邊坐小板凳,夜色漸濃,店門口的燈卻是常亮,孝感人在這里嘗到的,或許不只是麻辣鮮香,還有幾分類似家的熨帖。
03/三元井肉串雞爪
一起長大時
都在這里有過
兩串雞爪的約定
“放學后去三元井七雞爪!”
“昨兒我請你七鳥一根火腿腸,今落記得還!”
小時候和好朋友常常約定的三元井,就是這家經營了35年的肉串雞爪店。從三元井巷往里走,看見一個閃著光的燈牌,就是學生放學后的秘密基地了。
店面很小,除去大姐的操作空間后,再放不下一張桌子,于是巷子的靠墻面擺成一排,頭頂燈串亮起,夜風拂過,愜意非常。
早上九點,老板一家子就已經開始為晚上的營業做準備工作,采購食材、熬制鹵汁、處理食材...有時候三個人都忙不過來。
各種炸串都是老板親自挑選、手工切制。肉串是每天早上采購新鮮的豬肉腌制而成,雞爪是先鹵后炸軟爛入味,咬開時先嘗到焦脆,接著是黏唇的膠質,最后連骨頭都浸透了鹵香,每桌必點,非常好吃!
或許和兒時伙伴一起守在攤前的時光很難再實現,但熟悉的味道是最深刻的記憶,它可以瞬間帶你回到,曾經無憂無慮的童年。
04/趙氏炸炸
如果你吃過炸包菜
就會比沒吃過的時候
更幸福一點
如果說三元井肉串雞爪是學生黨的秘密基地,那么趙氏炸炸就是成年人的深夜食堂。一到晚上,喝酒吃串的人都在這里聚集。
趙氏炸炸位于環城路上,離區實驗小學比較近。他們家的炸包菜和土豆片永遠是銷量第一。
老板的炸法透著股老派講究,包菜炸到邊緣微焦,土豆片要炸到金黃酥脆。打撈起再濾一遍油,入口才不會膩。
各類菜式和肉串在油鍋里滾一遭變得油潤鮮亮,淋上老板特制的醬汁,再撒上一把蔥花,咸甜辣在舌尖融合得恰到好處。
三五好友聚餐再喝點小酒,十分愜意。等夜色漸深,那些沒說完的心事,都藏在油炸的香氣里。
#互動話題#
評論區
說說你和三元井的故事
并交出你的必吃清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