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頭蹲在院門口直皺眉。手里的蒲扇停在半空,盯著溫度計直嘆氣。
前天晌午還穿短袖嫌熱,今兒個就得套薄外套。南通氣象說的沒錯,17點氣溫18.6℃,比前天直接掉了10.
2℃。這過山車似的天兒,不光老百姓懵,地里的莊稼也遭罪吧?
五一假期過一半,冷空氣跟著來搗亂。
4日夜里到5日,全省又要迎降水,沿江蘇南還有陣雨。瞧瞧這風力,白天4 - 5級陣風6級,出門得把領口緊一緊。
南通更具體,今兒白天多云,夜里就陰轉(zhuǎn)陣雨,東到東南風呼呼吹。種地的老李頭最發(fā)愁,田里的秧苗剛冒頭,怕這冷風冷雨傷了根。“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這會兒溫度說降就降,咋不讓人揪心?
旅游的人也犯難,背著行李趕景點,碰上下雨還得帶傘,麻煩不說,氣溫低玩著也不盡興。
你看這預報,5日陰雨漸止轉(zhuǎn)多云,可最高氣溫才23℃左右,早晚得添衣。再往后幾天,晴轉(zhuǎn)多云、多云轉(zhuǎn)雨來回變,像小孩的臉似的。
有農(nóng)諺說“春捂秋凍”,這會兒多穿點總沒錯,別貪涼著了風寒。可問題來了,這忽冷忽熱的天,農(nóng)作物咋管理才合適?大棚里的蔬菜要不要加蓋保溫?
露天的秧苗需不需要澆水護根?
咱老百姓靠天吃飯,可這天兒變得太急,真讓人摸不準脈。你說旅游的人趕上這天氣,行程咋調(diào)整?
是挑晴天出門,還是冒雨逛景點?各有各的難處,可天氣不管這些,該來的風雨一樣不少。
我個人覺得,不管是種地還是出游,多關注天氣預報準沒錯。提前備好應對的法子,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強。
就像南通不同區(qū)縣,海安、如皋、如東溫度有高有低,得按當?shù)靥鞖庾龃蛩恪5f到底,老天爺?shù)钠怆y琢磨,咱們能做的就是多留個心眼。
這氣溫降了又升,雨水來了又走,啥時候能穩(wěn)當點呢?沒人說得準,可日子還得接著過,農(nóng)忙不能停,出游計劃也得往前趕。
“天有不測風云”,老祖宗的話沒錯,可咱也得學會跟這變化的天兒打交道。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反正我覺得,多準備幾手總沒錯。至于這天氣到底啥時候穩(wěn)下來,咱且等著瞧,眼下先把該做的事兒做好。
種地的護好苗,出游的帶好衣,應對好了,再變的天也不怕。
說到底,人勤能補拙,天氣再折騰,咱老百姓也有咱的法子。
就是不知道,這一輪天氣折騰下來,地里的收成會不會受影響?這事兒,只有等過段時間才知道,現(xiàn)在只能先把防范做足。你對這忽冷忽熱的天兒有啥招?
不妨跟大伙兒說說,互相取取經(jī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