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梁先生一家因月嫂粗暴對待新生兒的糾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家政服務行業的監管漏洞,更引發了公眾對嬰幼兒照護安全的深度憂慮。
監控拍下驚心畫面:嬰兒遭"踢皮球式"顛簸
去年11月,梁先生通過朋友介紹以3.36萬元(含定金)聘請謝姓月嫂服務兩個月。初期服務尚可,但第二個月凌晨的監控視頻顯示:月嫂因嬰兒哭鬧,先用力拍打其背部,隨后將嬰兒放在腳上像"踢皮球"般顛簸,最后又以大弧度搖晃長達5分鐘。諷刺的是,該月嫂事后還向雇主強調"不能搖晃嬰兒",自稱專業。
醫院診斷顯示,嬰兒出現"后顱窩少量積液",門診病歷明確標注"軀體虐待"及"頭部外傷(搖晃綜合癥?)"。盡管警方最終未予處罰,月嫂也通過微信道歉稱"心急用激進方法",但梁先生一家拒絕接受并終止服務。
行業亂象頻發:從軀體虐待到言語威脅
類似事件并非個例。另一起案例中,月嫂因被質疑服務質量,竟強行給嬰兒灌奶、拖拽腿部,被辭退后還發短信威脅雇主,揚言要學習電視劇《狂飆》中的角色。這些月嫂往往持有"母嬰護理師高級證書",卻在實際服務中暴露出嚴重職業素養缺失。
法律爭議:施害者反訴追討服務費
令人震驚的是,涉事月嫂近期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梁先生支付2.4萬余元服務費及違約金。這種"加害者反訴受害者"的行為被梁先生怒斥為"倒反天罡"。目前梁先生已準備反訴,決心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行業反思:資質審核與監管亟待加強
這些事件暴露出月嫂行業多重問題:
- 資格證書含金量存疑,部分機構濫發認證
- 缺乏有效的行為監管機制
- 糾紛處理中嬰幼兒取證困難
- 部分從業人員情緒管理能力堪憂
專家呼吁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完善監控設備強制安裝規定,同時建議雇主選擇正規中介機構,保留完整服務證據。只有多方合力,才能為新生兒筑起安全照護的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