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立夏時節,氣溫高升,日照增加,雨水增多,萬物繁茂。
此時,春意已盡,季節轉變,炎暑將臨,養生防護更不可掉以輕心。
在這個時刻,牢記三忌,三宜,吃三樣,過好入夏黃金15天,記得為家人轉發收藏。
01
三忌
一、忌飲食冷涼
入夏時,隨著氣溫上升,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加快。
這個時間段可以適當運動,多補水。
另外,需注意的是冷涼之物盡量不要攝取,容易刺激脾胃,阻礙陽氣自然生發。
二、忌熬夜覺少
常言道:“春夏養陽”,養陽的重點在于養心。
熬夜這件事,在于人們眼中是“熬心血”的一件事。
因此,立夏時節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常運動。
隨著立夏到來,白晝拉長,夜晚縮短,睡眠時間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
此時此刻,適當的補覺和午睡十分重要。
三、忌情緒暴躁
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燥熱的天氣,心情也會隨之煩躁。
如果出現心神不寧,食欲不振的情況,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
有意識的對精神進行調養,保持心情愉悅,神清氣爽的狀態。
切忌大喜大悲,以免傷身、傷心、傷神。
02
三宜
一、養脾健胃,滋補身體
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乃立夏飲食原則。
飲食要多以清淡為主,容易消化,比如蓮子等。
如若暑氣難消,可食西瓜、桃子等新鮮果蔬,幫助清熱利濕。
除此之外,早晚喝粥,飲湯也對身體大有裨益。
在健脾祛濕,補養身體的同時,還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
二、早起晨練,強身健體
在中醫養生中認為“冬藏夏放”,冬天是藏養的季節,而夏季適宜加強身體新陳代謝。
此時,早睡早起,加強鍛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不過需注意的是,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運動量不宜過大。
過度運動,出汗量太大,會加重對身體的損耗。
另外運動時,備些綠豆湯,綠茶,可以生津止渴,降溫補水。
三、適當午睡,養心安神
正所謂:“心主火,夏主熱”,七情過極可使心神不安。
所以立夏后,養心神很重要,午睡就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我們常說“閉目養神”,核心關鍵就在于養心,閉目養神可以有高質量的午休,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視覺疲勞。
另外,《素問·上古大真論》講:“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對于夏季養生來說,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內火叢生,十分重要。
所以,可適當做些偏“靜”的事情,比如釣魚,下棋等,以此來調節精神,保持心情愉悅。
03
吃三樣
1.吃一蛋:
蛋類的營養成分高,可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夏季人體容易心火旺盛,鴨蛋性涼,適量食用可去心火,還可補充夏季出汗所需的鈉鹽,從而補充體力。
2.喝二粥:
桂圓粥:養心補脾
桂圓性溫、味甘,可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其中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等,對全身都有補益作用。
夏季外陽內陰,人體發虛,最需要溫補,可與粳米、少許白糖一起煮制,效果最佳。
百合蓮子羹:健脾祛濕
蓮子可補脾益腎,百合可養陰生津,一起熬制起到養心安神、健脾祛濕、清涼解暑的作用。
若因夏季燥熱情緒不佳,煩躁易怒,也可嘗試此粥,當做早晚餐來喝,對身體也大有益處。
3.吃三鮮:
莧菜:
《滇南本草》中講:“ 白者入氣,赤者入血。白動痰,赤破血。“
莧菜能夠清熱解毒,除濕止痢,其分為紅、白兩種,紅色莧菜可驅逐淤血,適合氣血不暢的人;白色莧菜能通暢氣機,適合體內有熱痰的人。
蠶豆:
蠶豆性甘、平,有豐富的膽石堿、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微量元素,可補充身體所需能量、增強記憶力。
適當的食用蠶豆可滋補脾經、胃經,能夠發揮出健脾開胃的功效,也有一定的利水除濕作用。
蒜薹:
立夏時節,雨水增多,濕熱加重,容易引起感染和腹瀉,而蒜薹中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是“天然的抗生素”,有殺菌、緩解的作用。
但是,蒜薹不宜炒制過爛,容易破壞其營養結構。此外,腸道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少食用,以免對身體產生負面的影響。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真誠的問候,發自內心,暖暖的關懷,送去溫馨。
在這個萬物繁茂的季節里,將最美好的問候與祝福,送給最愛的親人朋友。
愿你所有的煩惱,都隨風而散,幸福的時光,如約而至。
牢記養生秘訣,為安然度夏做好準備,也愿所有看到這份祝福的朋友,身體健康,好運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