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貿易戰又升級!我們堅定的反制美國,是豎起來一面旗幟,更是立威。
美國要是單打獨斗,對我們出手,那根本沒勝算。美國可能低估了對我們出手后,對自己金融、貨幣、股市、供應鏈和就業的沖擊。現在全球各國面臨兩個選擇:要么和我們站在一起共同應對美國,要么和美國站在一起。
那些能去美國上市的企業,實力都不弱,融資渠道也不止美股,還有很多替代方案。比如,很多中企在美股上市的同時,也在港股同步上市。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那真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港股同樣大有作為,還可以搞“A+H”多元化發展。
我算過賬,重建供應鏈至少得花800億美元,還得等5年,美國在貿易戰中根本等不起。再說消費者,25%的關稅會讓每輛車貴6000美元,特朗普那3.75%的補償根本不夠塞牙縫。說白了,加稅最后全是美國車企和老百姓買單。難怪沃爾瑪漲價、車企哭慘,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跌到了史上最低。
二、假期間消息面偏利好,節后首日大盤高開幾無懸念。
但高開就會留下周線上行缺口,形成上下都有缺口的局面,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先回補哪個缺口?我個人覺得,先回補上方缺口的可能性更大,這意味著明天高開留下的缺口,當天可能不會回補。
具體來說,滬指距離上方缺口3317只差一步,而創業板指距離上方缺口2057還比較遠。下周大概率是散戶喜歡的題材股行情。總的來說,下周A股將迎來題材股行情,重點關注創業板的補漲機會。
三、我以為節后逼空上漲的可能性不小,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每一波大行情的啟動都離不開券商股的帶動,雖然近期主流熱點是大科技和大消費,但券商股依然是風向標,如果券商股不動而是熱點板塊的輪動,則要降低對大盤突破能力的預期;
如果成交量快速放大但指數的漲幅有限,也要降低對上漲幅度的預期;如果大盤是在成交量配合下的長陽突破,那就需要注意消息面的變化,利好兌現或許就成為逢高離場的機會。
四、深交所開始放大招,重新修改指數編制方案,主要有兩點:
一是公司有問題,出現風險就是直接剔除指數;二是降低單只個股的指數權重。創業板指數還是2010年推出時編的,當時的指數主要在新能源和醫藥兩大板塊,這兩年新能源和醫藥是很慘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所以,深交所的指數一直穩步不前,另外,寧王的指數占比創業板近25%,創業板指數變成了寧王指數,這個也不合理,所以,現在也要與時俱進了,特別是后期將以科技為主,創業板將走出慢牛!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讓我們做時間的朋友,享受價值投資帶來的收獲。對于近期股市有什么看法,歡迎讀者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