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端海鮮火鍋倒閉事件
2、海鮮火鍋的4個時代
3、從海鮮火鍋看當下餐飲最大困局
第1835期
文 | 張冬
海鮮火鍋的兩面:
一面是關門跑路,一面是熱度飆升
前幾天,一則有關海鮮火鍋的新聞,被業內外人士高度關注。
廣州知名火鍋品牌“一哥豆撈”公眾號發文,自2025年4月30日起,高德置地店將正式停止營業,“在過去十一年里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感謝各位的支持,再會!”
3月份時,一哥澳門豆撈就有一家門店宣布結業,從2015年至今,該品牌共關了6家店,目前,門店數只剩1家。
◎只剩一家的一哥
2007年,一哥澳門豆撈成立,以澳門風打邊爐為主,人均104元,當時開業,門庭若市,人來人往,如今關門歇業,恍如隔世。
有很多網友發帖表示,吃了接近10年了,四季天地店(最后一家)希望能堅持下去;一哥一直是我心目中火鍋的摯愛,希望一哥可以繼續撐下去;好可惜,好好吃。
但也有網友認為,品質與價格不符,“鍋底漲價和取消了鴛鴦鍋都是其次,最傷心的是他家的品質問題,當天點了一份元貝,結果上來的是凍到帶冰渣的‘冰鮮’貝,下鍋腥得不行,連我鐘愛的番茄鍋都變了味。”“領展店的供應商換過后出品差了很多,以前番茄湯是現熬的,后面就覺得是料包了,不僅是料包,那些肉的品質也很差”。
◎京彩臻品
陷入同樣困境的還有海鮮自助餐廳,今年2月,上海一家名為 “京彩臻品” 的海鮮自助餐廳餐廳突然閉店、商家失聯,據維權消費者自發初步統計,充值金額已逾百萬元,這家店主打海鮮火鍋自助,現殺波士頓龍蝦是招牌菜,午市套餐價位在380元~650 元。
去年,廈門的高檔的海鮮自助餐店“海鼎薈”,也是突然倒閉,店主逃之夭夭,不少人在充值之后,卡里的錢全部歸零。
去年夏天,杭州乾湖會·海鮮姿造美學高端海鮮自助餐突然關門,店家跑路;該餐廳客單價在400元左右,多用帝王蟹、小青龍、三文魚、海膽等食材,消費者稱其為“海鮮自助天花板”。
還有來自淄博的朝夕悅享,主打和牛、海鮮等高端自助,人均消費300左右,去年夏天開業、冬天關門,不到半年,店主也是無聲潛逃,留下一地雞毛。
◎乾湖會
實際上,開張關門,潮起潮退,本是常事,只不過,高端火鍋放大了行業的另一面,主要原因一是“曾經闊氣過”,反差大,談資多;二是,牽涉了一些無辜消費者,充了錢,卻無處吃飯,找人要錢,又逮不著。
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抖音上,有關海鮮火鍋的話題播放量,將近40億,有關海鮮自助火鍋的話題播放量也突破了1億,在小紅書上,有關海鮮自助火鍋的筆記,也達到了32萬篇。
一邊是大眾瘋狂的討論,熱度的飆升,一邊卻貌似正被冷風吹。
為何會有如此現象?透過海鮮火鍋、高端火鍋,我們能看到關于行業的什么?
海鮮火鍋經歷的4個階段
指向了一個重要趨勢
如果要判斷一個事物的未來,得先了解它的過去。
最早的海鮮火鍋,由臨海地區的漁民們發明,海鮮被捕撈上來后,一些成色不好、賣相不好的,就成了海鮮火鍋的主要食材。
◎海鮮火鍋產品
海鮮不用怎么處理,直接放入沸騰的開水中涮煮,而后蘸著醬油或其他小料吃,這種“裸烹”海鮮的方式,是海鮮火鍋的雛形。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內陸人吃口魚就覺得是“海味”,更別提海鮮火鍋了。海鮮火鍋的發展,得益于廣東,廣東的發展則得益于改革開放。
自從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后,廣東經濟開始突飛猛進,強勢經濟造就強勢文化輸出,內陸人開始跟著戴起太陽鏡、穿起花襯衫、吃起粵菜,海鮮火鍋就是在這個階段,跟著全國各地的生意,跑向全國。
彼時的海鮮火鍋,多為中餐廳的一道菜,服務員端上一個酒精爐子,小鍋中白水沸騰,顧客將生海鮮放入其中,涮熟后蘸著小料吃,這是海鮮火鍋的1.0時代,約2000年左右。
◎海鮮火鍋2.0時代
隨后有人發現商機,將一個爐子改成單人單爐,只要顧客點海鮮,就是一人一爐,涮著方便,顧客也能多點海鮮;所以,后來最早一批出現的海鮮火鍋店,基本是單人單鍋形式。這是海鮮火鍋的2.0時代,脫離了飯店酒樓而存在,在2010前左右開始興起,諸如前文提到的一哥澳門豆撈,就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
因為海鮮成了獨立食材,價格很貴(沿海運往內陸路程遙遠),為了搭配昂貴的海鮮,很多火鍋店開始選用和牛、松茸等食材。
◎海鮮火鍋3.0時代
海鮮火鍋的昂貴,與時代的運輸業息息相關,再往后,運輸業逐漸發展,很多普通火鍋店也開始上海鮮類食材,一些海鮮火鍋店也放棄單鍋形式,轉而進入大眾消費的領域。
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錢包也鼓了起來,單鍋形式的海鮮自助還衍生出海鮮高端自助、這個時代,我們標記為海鮮火鍋的3.0時代。2015年左右最興盛,那時節,也是高端自助餐廳的興盛期。
一邊是往上走,更高端的海鮮火鍋自助,一邊是往下去,更大眾化的海鮮火鍋。
3.0時代后,有個現象非常值得關注,那就是“海鮮燒烤一體自助”,即是,餐廳將一些海鮮食材和燒烤食材混合,讓顧客又烤又涮,這種一體自助的形式,將海鮮火鍋的客單價徹底打了下來,畢竟,不單吃海鮮了,多少要便宜些。
◎烤涮一體
再后來,這種一體化的模型逐漸沒落,原因是海鮮品質不夠好,燒烤食材品質也一般,一把付了幾十塊錢,感覺沒吃著好東西。
自2020年至2023年,黑天鵝飛來,海鮮火鍋受打擊嚴重,還有一些高端酒店、高端自助,也都相繼倒下,一則封控,二則大眾消費信心不足,從胡吃海塞轉向小吃小喝。
廝殺三年的海鮮火鍋,價格卷了下來,進入了海鮮火鍋自助的4.0時代,這個時代的海鮮火鍋,多為大排檔自助、地攤自助、海鮮市集自助等等,有的是一次性付清入場券的錢,有的是按盤子(串)計費,豐儉由人,像朱富貴海鮮火鍋,起勢之后,四處開店,勢能很高。
◎海鮮自助,給我自由
另一邊,海鮮火鍋分化出了海鮮有料火鍋,諸如去年底到今年一直爆火的爆炒海鮮鍋,不到半年時間,在小紅書上有將近1萬篇筆記,在抖音上,也有30多萬的相關話題播放量。
當然,從餐飲的角度看,當一個時代邁向另一個時代,并不代表前時代徹底消亡,而是并行,所謂的新舊更替,是以品類所屬的品牌多寡而定,開店多,勢能形成,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來臨。盡管有時候很短暫。
海鮮火鍋的發展,無疑是隨著中國經濟波動,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價格一直在下探,而且東西越給越多,以前100塊,能吃兩三個、四五個海鮮菜;現在100塊,能吃十幾個、幾十個。
這也是整個餐飲行業的一個縮影,海鮮火鍋與其他品類一樣,面臨同一個現狀——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越來越多。
消費者買前興致勃勃,一聽價格,頓時蔫了,甭管你的產品如何好,就是提不起付錢的勁頭來。
◎徹底自由了
一部分消費者的這種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很久,火鍋店還應做好應對措施和心理準備。
最后
網上有機構發布消費者調研報告稱,從調研樣本看,59%的用戶表現出明顯的價格敏感性,在商品選擇上更偏重功能性和性價比,41%的消費者愿意為情感共鳴和心靈滿足付費。
從地域來看,東北地區消費者價格敏感度高,注重性價比;華北地區消費者注重體驗消費,同時也有較高的未來投資意識;西北區域消費者價格敏感度和功能價值傾向較為明顯;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區域消費者普遍注重性價比,購物方式相對靈活,未來與當下的抉擇較為平衡。
以上論述,可做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