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妝品》雜志 | 劉麗
2025年4月23日至25日,備受業界期待的ICIC 2025國際化妝品創新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由26家協會機構與ICIC共建。大會匯聚了全球化妝品行業的頂尖專家、學者、研發工程師及主流媒體代表,以“國際化、科學性、創新力”為核心特色,深入探討化妝品科學的前沿科技成果,致力于推動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大會主席由來自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病醫院前院長劉瑋教授擔任,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青年研究員馬彥云博士擔任執行主席。大會科學顧問團則匯聚了李斌、何黎、李利、賴維、王久存、趙華、柯勤飛、談益妹、張婉萍、董樹沛等多位行業知名專家。他們來自各大高校、皮膚醫院、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將為大會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此外,還有180余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演講嘉賓,共同為大會注入強大的智慧力量。
議程多元豐富,前沿議題聚焦行業熱點
本次大會議程與亮點紛呈,設置了17場專業論壇,內容涵蓋皮膚抗衰老、敏感性皮膚護理、頭皮健康、醫學美容、植提與情緒護膚、合成生物等多個前沿領域。同時,大會還安排了多個專題會議,如皮膚科學研究與創新多組學、化妝品功效評價創新技術與應用等,為參會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學術交流平臺。
在大會開幕式和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廖萬清院士、中國科學院趙國屏院士、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病醫院前院長劉瑋教授先后致辭,中國科學院林國強院士分享了“膏澤脂香 科學護膚——探索科技驅動化妝品產業發展范式”主題報告,國家藥監局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李福倫副院長等現場聚焦分享監管政策、前沿理論、科技創新等精彩內容;凌沛學院士、梅維平博士、黃虎博士、山崎律子博士、高宏旗博士等產業科學家代表圓桌分享中國人群皮膚抗老創新新技術。在主論壇的最后,舉辦了由行業知名專家何黎、劉瑋、李利和賴維共同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化妝品功效評價與應用》新圖書的發布和簽名售書儀式,為廣大皮膚科醫師和化妝品行業從業人員提供在化妝品活性成分、種類、不同類型化妝品的功效評價、配方設計及在臨床上科學合理地選擇應用化妝品,確保化妝品的安全性,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消費者。
在大會的眾多活動中,一系列前沿議題備受關注。
皮膚抗衰老領域的探討從基礎研究延伸至產品創新,全面解析皮膚衰老機制及抗衰策略。唐勝男所長、常江、王穎、張婉萍、張鵬、邱曉峰等行業專家圓桌分享了關于系統抗衰與科學傳播的重要性。
國內護膚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貝泰妮,旗下薇諾娜作為專研敏感肌膚的皮膚學級護膚品牌,聯合ICIC共同舉辦了“敏感性皮膚科學抗衰新篇章”分論壇,共同探討敏感性皮膚抗衰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成果,推動醫研轉化新突破?。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貝泰妮研究院院長王飛飛,針對“敏感性皮膚精準抗衰配方體系及原料創新”主題做發言分享。
全球重組膠原蛋白領導者巨子生物攜旗艦品牌可復美聯合ICIC共同舉辦了學術交流分論壇——合成生物學驅動產業發展新技術。聚焦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前沿技術與產業化應用,邀請多位皮膚學權威專家分享重組膠原蛋白產業化新策略、人工合成細胞器在化妝品產業中的應用前景等前沿科技成果,內容涵蓋醫藥、材料、化妝品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巨子生物(可復美)成功召開了“巨子生物獨家專利重組 IV 型膠原蛋白發布會”,充分展現了合成生物學驅動產業創新的廣闊潛力。
近年來,植提和情緒護膚成為市場上品牌和消費者的關注的焦點。本屆大會上,“新一代植提與情緒護膚”論壇聯合美ONE共同呈現,備受歡迎,座席爆滿。分別組織了新一代植物提取物的理論與技術和情緒護膚應用基礎與產業化兩場專題會議,江南大學楊成教授和李金華教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柯勤飛教授、吉林大學管清香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楊浩然教授,以及湃肽生物劉丹總監、時垠集團胡嘉奐總監、溪木源品牌張建華總經理等多位高校教授及企業專家帶來了精彩的專業分享,涵蓋天然活性多效挖掘、人參提取物創新應用、中醫藥植萃在兒童護膚品應用、AI賦能植物多肽開發及美妝植物成分創新趨勢等內容,還涉及新原料備案、敏感肌美白、香氛護膚、配方設計、以油養膚科研、AI與皮膚健康研究等話題。后續還有資生堂、美腕、歐瑞蓮等企業人員分享相關研究及認知,圓桌訪談以“情緒護膚的原理與實踐”為主題,多位業內人士參與討論。
隨著消費者對化妝品品質、安全性和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高,企業必須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才能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用戶說了創始人林愷澌女士以數據洞察分析了2025年中國化妝品植物成分創新趨勢,2024年頭發護理(+22.9%)、防曬(+82.4%)備案數增長最快,面霜、面部精華是護膚核心品類;功效賽道中,祛斑美白備案數同比+198.9%,積雪草、黃芩根、馬齒莧植物成分穩居成分榜TOP3,覆蓋抗皺、舒緩、保濕等多功效。中國化妝品行業政策、消費、技術驅動植物成分市場發展,2025化妝品市場植物成分增速將達到26%。原料和成品備案品類擴大,積雪草等成分將成熱門,植物成分已成為技術、文化與商業的交匯點,國貨需以“原料深耕+科技賦能+文化敘事”破局,在6000億化妝品市場中搶占先機。
在化妝品行業,功效評價對注冊備案和研發意義重大。注冊備案時,科學規范的功效評價是產品合規上市的關鍵依據,能證明其宣稱功效的真實性。研發環節中,功效評價可指引方向,通過精準評估優化配方,提升產品質量與競爭力,助力打造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優質化妝品。由頤唯實、金宏帆和ICIC聯合共創的專題會議“化妝品功效評價創新技術與應用”吸引了與會者的關注。北京工商大學趙華教授作為嘉賓主持,會議圍繞多項功效評價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應用展開演講。劉瑋教授聚焦“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化妝品美白、抗皺功效中的應用及展望”,高光譜成像技術憑借其高分辨率光譜信息獲取能力,有望為化妝品美白和抗皺功效的精準評估提供新途徑。劉琦副主任帶來 “用智能技術讓化妝品功效‘看得見’”的分享,智能技術可借助先進算法與傳感器,直觀呈現化妝品使用效果,增強消費者信任。底燁結合資生堂的研發經驗,分享在功效評價技術上的創新突破與實際應用成果。雅詩蘭黛集團葛培廉,研究“醫美術后聯用護膚品增強皮膚年輕化的功效研究與探索”,為醫美術后護膚產品功效評價提供新思路。武悅副主任,介紹“創新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化妝品功效評價中的應用”,利用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為化妝品功效評價提供客觀量化數據。此次會議匯聚行業專家,為化妝品功效評價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綠色可持續發展,品牌出海成為新增長板塊
中國化妝品行業正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發展期。從本土市場來看,2018-2024年間,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從2619億元增長至43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9.3%。據沙利文數據,預計202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4萬億元,且消費者愈發專業理性,58.8%關注成分、41.4%看重功效,為科技化、高端化產品創造了廣闊空間。與此同時,全球化征程剛剛起步,2024年化妝品出口512億元、進口1161億元的貿易逆差,凸顯出中國品牌在溢價能力和科技創新上的提升空間,盡管頭部品牌銷售額僅為國際巨頭的1/30,但新興市場的崛起與全球美妝賽道的不飽和,預示著出海的無限潛力。
在本屆大會上由上海日用化學品行業協會作為指導單位,RSPO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機構戰略合作的“探出海新增長ESG賦能全球化”的專題論壇,《中國化妝品》雜志社海外市場部負責人王躍儒作了“媒體賦能:助力品牌出海揚帆,解鎖全球增長新篇”主題分享。
作為行業專業權威媒體,《中國化妝品》雜志社以“科技化、品牌化、國際化”為路徑,多維度推動中國化妝品走向世界。在傳播層面,構建了覆蓋Instagram、TikTok等海外平臺的融媒體矩陣,聯合央媒與國際權威媒體輸出中國化妝品聲音,同時建立近300人的頂尖專家智庫,匯聚監管、科技、品牌等領域專家提供戰略支持;在實踐層面,創新“美麗外交”模式,通過與印尼、尼日利亞等國駐華大使探討“美麗經濟”合作、舉辦“女外交官下午茶”等活動傳遞東方美學,2024年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發起國際化妝品創新匹亞大賽、中法化妝品產業合作等項目深化國際聯動,并開展中美品牌營銷研究輸出中國品牌;在賦能層面,推出聚焦阿盟22國、非洲54國等20億人口市場的“無憂出海”一站式服務,打造科技大會、質量安全學術大會等形成“科技突破-質量護航-產業引領”閉環,提升行業科研與品質話語權。讓中國化妝品不僅是“中國制造”,更成為承載東方美學的文化符號,在全球美妝舞臺上“美美與共”。
隨著消費者對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綠色可持續已經成為化妝品行業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在2025國際化妝品創新大會上,眾多企業紛紛展示了其綠色化妝品的研發成果和生產工藝。
1000多種棕櫚油及其衍生物在化妝品中廣泛存在。棕櫚油的可持續性不僅關系到環境和社會的積極影響,還關系到化妝品企業識別并管理供應鏈風險和建立長效發展機制,滿足投資者要求以及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戰略。RSPO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是一個促進進步和積極影響的伙伴關系,助力企業可持續綠色發展。
綠色化妝品是指采用天然、可再生或生物降解原料制成的化妝品,其生產過程對環境影響較小,且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無害。在大會上,多家企業推出了以植物提取物、天然油脂等為主要成分的綠色化妝品,這些產品不僅具有良好的護膚效果,還體現了企業對環保理念的踐行。
ICIC還邀請到了眾多頭部品牌的首席科學家,召開以“AI驅動化妝品產業發展的新模式”為主題的“科學家領航峰會”。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病醫院前院長劉瑋教授、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青年研究員馬彥云博士、四川華西醫院皮膚科李利主任、華東師范大學麗娃皮膚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楊浩然教授、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胡子欣博士、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黃虎首席科學官、梅博技術咨詢服務公司(漢堡)CEO梅維平博士、上海拜思麗實業有限公CEO/《精準護膚》主編/《瘙癢》副主譯梅鶴祥、花王(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中國研究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山崎律子、袋鼠媽媽研發中心總經理嚴二平、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素珍、歐瑞蓮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陳志華、溪木源合伙人&研發高級總監張建華、栢特薇(深圳)化妝品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張濤、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亞太區技術應用總監謝以璋、lstari創始人楊薈等專家出席。
結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會的ICIC AWARDS頒獎晚宴成為一大亮點。經過三個多月的18位行業專家和14位美妝博主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嚴格評審,152家企業、200多個原料/產品/服務商入圍評選,最終95項申報原料/產品/服務商脫穎而出,榮獲多個獎項,全面展示了化妝品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成果。
眾多知名企業如巨子生物、上美、湃肽生物、彗柏生物、百雀羚、自然堂、薇諾娜、養生堂及資生堂、聯合利華、德之馨、奇華頓等紛紛參與大會,為大會增色不少。這些企業的積極參與,不僅展示了其強大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更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此次大會的推動下,化妝品行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和深入合作,中國化妝品產業必將邁向新的高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2025國際化妝品創新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化妝品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趨勢,更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化妝品行業將不斷突破傳統界限,開啟個性化定制和綠色可持續的新篇章。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化妝品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企業也應積極響應環保號召,加強綠色生產和技術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環保的化妝品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