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我人民解放軍四野44軍,兵陳深圳羅湖橋,香港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當時駐守在香港的英軍,已經嚇破了膽,他們知道,只要中央一聲令下,香港根本守不住。但是解放軍卻停止了進攻的腳步,沒有繼續南下。
解放軍南下
我人民解放軍百勝之師,為什么不直接武力收回香港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回頭來看,看香港在新中國建設發展中的作用。香港在中國的歷史的進程中,發揮著無以倫比的作用。不收回香港,利遠大于弊,真是不由得佩服當時偉人的高瞻遠矚。
國際關系
作為一個新的紅色中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全方位封鎖是可預見的必然。把香港留給英國,為國家和西方國家交流,留下了一個橋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封鎖和包衛帶來的危害。
當中蘇關系徹底破裂后,這個橋梁的作用凸顯的更為重要。中國在陸地上的進出口通道被徹底封閉,香港就成為中國和國家間貿易交流的唯一渠道。這也是中國在美蘇冷戰期間,中國保持中立,不結盟的底氣之一。在和蘇聯處于蜜月期的時候,偉人能高瞻遠矚,留下一個后招,讓人不得不佩服。
物資運輸
由于美國的封鎖,剛成立的新中國,缺少各類的重要物資和技術。而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貿易平臺,許多愛國人士通過香港為中國提供大量的重要物資和科技技術。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中國同美國進行了一場最殘酷、最艱苦的戰爭。美國當時已經是世界上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而新中國百廢待興,生產力和經濟實力都十分薄弱。美國在戰爭的同時,操縱聯合國對新中國實行“禁運”,企圖從物資上扼殺我中國人民志愿軍。
這時, 香港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在霍英東等愛國商人的組織帶領下,大量的愛國港商,冒著巨大風險,為新中國運送了大量被禁運,而志愿軍在抗美援朝前線急需的黑鐵皮、橡膠、輪胎、五金、藥品、醫療器械、棉花、紗布等物資,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戰爭背后, 愛國港商們做出了巨大貢獻,有的甚至因此遭到了港英政府的打壓迫害。我們應該為所有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的愛國同胞致敬!
著名的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
人才的回歸
據中國科學院建院初期的粗略統計,新中國成立時,僑居國外的科學家人數大約有5000余人,到1956年底,已經有近2000名科學家回到了祖國大陸。他們的回歸,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非凡成績,很多人后來都成為中國科學事業各學科的奠基人。他們其中便有,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著名核物理學家,為中國核武做出重大貢獻的“兩彈元勛”鄧稼先;數學家華羅庚、“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朱光亞等等。
毛主席和錢學森
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無外交關系,對中國不通航,這些科學家沖破重重困難后,大都取道香港,再通過香港回到中國。如果當時收回了香港,科學家回家的路可能就更曲折,很多人可能因此報國無門。
由此可見,毛主席暫時不收復收復香港的決定是多么英明!
香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
1997年,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完成了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香港回歸
紫荊花盛開,香江永奔流。香港作為背靠祖國的“超級聯系人”,對外發揮好橋梁窗口作用,與祖國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