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許世友,個性火爆雷厲風行,看人的眼眶子也很高。這很正常,畢竟從紅軍時期開始,一直到79年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一生打了那么多硬仗,戰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內心十分傲氣的許司令,晚年卻說他非常佩服一個人,此人就是韓先楚。
這句話了不得。紅軍時他倆都是鄂豫皖根據地出來的干部,但那時候許世友比韓先楚的職務高太多了。所以晚年許司令能講出這樣的話,說明他是打心眼里服韓先楚的。
許世友在鄂豫皖老區時,便當上了團級干部,后來轉戰川陜升任副軍長、軍長;而韓先楚起步晚,他在鄂豫皖根據地時只擔任連排級干部,1935年紅25軍完成長征后,韓先楚的職務也僅僅是營長。所以就紅軍資歷而言,兩人的軍內地位幾乎沒法比。
不過許世友沒有直接領導過韓先楚,他們都來自鄂豫皖,卻屬于不同的隊伍。韓先楚真正令許世友欽佩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特別突出的軍事才能。許世友稱贊對方“膽大包天,心細如發”,這是戰略和戰術層面的雙重褒獎。韓先楚在海南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展現出的戰略眼光,令許世友自嘆弗如;而具體帶兵作戰時,解放戰爭中的鞍海戰役、新開嶺戰役、威遠堡戰役,都體現著韓先楚長途奔襲出其不意的戰術特點,他很能打神仙仗。
二是俠義性格。許世友本身就講義氣,所以對于韓先楚的人品也非常推崇。建國后韓先楚曾幾次不計前嫌,主動幫助過跟自己有過節的老同事;六十年代他更特別指示,不準打擊報復曾批判過自己的人,要給人改正的機會。許世友認為韓先楚的心胸格局太出眾了,說自己“就服韓先楚”。
許世友如此欣賞韓先楚,那韓先楚心里最佩服的人,又是誰呢?也是一位鄂豫皖根據地的故人。
1986年韓先楚病重,李先念同志探望他時,問韓先楚還有什么放心不下、還要囑咐的事情。韓先楚想了想,很認真地提出一個要求:我走以后不能進八寶山,要回鄂豫皖老區,跟老首長吳煥先葬在一起。
李先念聞言百感交集,他自己跟吳煥先也是非常熟悉的。吳煥先正是鄂豫皖紅25軍的元勛人物,也可以算是韓先楚的一位“恩師”。
1933年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許世友隨軍西征轉戰川陜,韓先楚則留在了老區。吳煥先奉命重建了紅25軍,韓先楚一直跟著吳煥先,學了很多學習。用韓上將自己的話說,他的軍事指揮技巧及政治覺悟,都是吳煥先啟蒙開發出來的,韓先楚最感激、最佩服的人就是吳煥先同志。
更令人感慨的是,吳煥先早早就犧牲了,1935年紅25軍到達陜北前,軍政委吳煥先在甘肅涇川四坡村的戰斗中不幸中彈。當時紅25軍有“三巨頭”: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地位都很高。吳煥先犧牲之后,徐海東重新擔任軍長,程子華改任政委,一直到長征結束,建立紅十五軍團。
所以吳煥先若沒過早犧牲,在陜北接濟中央紅軍五千銀元的,很可能就不是徐海東,而是吳煥先或程子華了。吳煥先既當過紅25軍軍長,又當過政委。按照資歷和貢獻,軍政全能的吳煥先,地位完全并不低于徐海東,55年也會是開國大將人選之一。韓先楚參加授銜時,就感慨地提起了這位老首長,可見感情之深。
后來韓先楚病逝,大家果然按照他的生前遺愿,將骨灰葬回了鄂豫皖的紅安烈士陵園,那里有吳煥先的衣冠冢。而給吳煥先烈士題詞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李先念同志,他們都是鄂豫皖根據地出來的重要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開國名將死后不進八寶山,韓先楚并非個例。許司令病逝后也沒有葬到八寶山革命公墓,而是遵照遺愿回到老家,葬到老母親身邊,用這種方式盡孝;再比如開國中將吳克華,選擇葬到塔山革命公墓,與遼沈戰役塔山阻擊戰烈士們同眠。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向開國將軍們致敬。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