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不同是已故著名書法家劉洪彪先生所秉持的創作理念,即“書法創作要不與古人同,不與今人同,不與昨天的自己同。”這一理念對書法家的創新意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已經成為當今書壇的主流理念,然而當今書壇真正能夠做到三不同的書法家卻極為稀有。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至今已經成為一門純藝術,更為注重個性的塑造和情感的抒發,寫出個人風格已經成為當今書家的共同理想。
然而書法的個性塑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也非搞怪出奇便能成功,而是需要建立在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底之上,需要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鮮明的個性品格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才有可能塑造出人書合一的個性風格。
當今書壇都在致力于追求個人風格的塑造,但是能夠真正塑造成功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還在迷茫中尋找目標。
當今成功塑造鮮明個性的書法家也只有王鏞、王冬齡、崔寒柏、曾翔、劉洪彪、張旭光等幾人而已,他們以鮮明的個性和大膽的創新,為當今書法注入了時代特征,成為當今書壇的頂流。
然而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也僅僅實現了三不同當中的前兩條,也就是不與古人同,不與今人同,但是并沒有做到不與昨天的自己同。
一位成熟的個性鮮明的書法家往往會陷入自我復制的困境,他們會不斷強化個人風格,但是不會輕易推翻重來,也就很難做到不與昨天的自己同。
想要做到不與昨天的自己同就必須要有不斷推翻自己的勇氣和信念,不斷拋棄已經取得的成績從頭再來,對于很多人來說一生中可能挑戰一兩次,但是變成常態就難如登天了。
當今書壇唯一真正做到三不同的書家只有曾翔先生,他真正的在不斷嘗試創新,在推翻自己,他的書法每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足以證明他始終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
在曾翔先生《心經》展上,很多熟悉曾翔先生書法風格的人都不得不感嘆曾翔先生書法變化之快,變化之頻繁,變化之徹底,今年的作品已經和去年大不相同,其勇氣和毅力令人欽佩。
曾翔先生之所以善于創變,就在于他始終都樂于接受新事物,并且善于將這些新事物與書法結合,賦予書法新的面目。
曾翔先生書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對傳統書法的顛覆,然而這種顛覆并非簡單的拋棄和背離,而是建立在他對傳統書法深刻且獨特的認識的基礎之上,他非常清楚傳統書法中哪些可以拋棄哪些可以改變還有哪些需要加強。
所以從曾翔先生看似古怪的書法作品當中總能品味到傳統書法的韻味,曾翔先生真正做到了將傳統與時代完美融合。
曾翔先生不但要顛覆傳統,更要不斷推翻自己,讓自己的書法永遠以新的面貌展現出來,永遠帶給人們新的思考角度。
曾翔先生很早就說過:“一個書法家,首先要是一個漢字的設計家。過去老把漢字的書寫局限在書法范圍內。如果把學習書法擴展為“學習漢字藝術”,把著眼點放在漢字本身的藝術性上,放在漢字造型的美上,可能會更有價值,思路會更開闊,前衛、傳統、古典的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正是基于這種超前且獨特的認識,才讓曾翔先生的書法多變且常新,留給后人深刻的啟示和巨大的挑戰,必將影響書法發展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