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從李朝到阮朝的佛像版本在2025年衛(wèi)塞節(jié)被詳細復原并展示。
5月5日,在平政縣越南佛教學院的一個角落,展出了87個版本的越南佛教國寶佛像及圖片。其中,有20個版本是佛像,其余的是展示給公眾的圖片。
該活動是2025年衛(wèi)塞節(jié)越南佛教文化展覽項目的一部分。此次展覽旨在全面介紹越南佛教文化在語言、法衣、建筑、遺產等方面的情況。
研究小組組長丁越方(?inh Vi?t Ph??ng)表示,完成這些佛像花了兩年時間。他說:“我們挑選了具有廣泛代表性且具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佛教國寶進行仿制和修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陳仁宗(Tr?n Nhan T?ng)佛王像——展覽中唯一按原物比例制作的版本。其他版本的尺寸比原物小50%到70%。
原物供奉在廣寧省安子山(Yên T?)靈泉寺(Hoa Yên)內,已有300多年歷史。該佛像由青石雕刻而成,分為底座和佛身兩部分,高83厘米,呈禪定半跏趺坐的姿勢。這尊佛像于2020年被認定為國寶。
陳仁宗(1258 - 1308)是陳朝的第三位皇帝,他領導大越軍民兩次擊敗元蒙軍隊。退位后,他在安子山出家修行,創(chuàng)立了竹林禪派(Trúc Lam)——越南第一個純越南禪宗流派,將佛教精神與愛國和治國思想相結合。
北寧省佛跡寺(Ph?t Tích)的阿彌陀佛(A Di ?à)像版本尺寸比原物小一半多。
這件國寶于李圣宗(Ly Thánh T?ng)統(tǒng)治時期的1057年由石頭雕刻而成,高約2米。佛像描繪了釋迦牟尼坐在蓮花座上禪定的形象,面容慈悲,姿態(tài)超脫。其雕刻工藝精湛,展現(xiàn)了越南獨立自主時期佛教藝術的開端。這是李朝的杰作,于2012年被認定為國寶。
北寧省筆塔寺(Bút Tháp)的千手千眼觀音(Quan ?m nghìn m?t nghìn tay)像版本可追溯到17世紀。
原物由木材制成,高235厘米,呈禪定坐姿,有11個主面朝前,兩側各有兩個副面。佛像頭部有多層,最上層是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禪定的阿彌陀佛像。
該佛像有42只大手臂,手臂裸露在外,手掌呈禪定和印契的姿勢。手臂的副環(huán)形成一個大的圓圈放在佛像背后(共有789只手臂),每只手中都有一只眼睛。這尊佛像于2012年被認定為國寶。
旁邊是興安省美荻寺(M? S?)的千手觀音(Quan ?m Thiên Th? Thiên Nh?n)像版本,制作于19世紀,于2018年被認定為國寶。
這尊佛像由榕木制成,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包括底座高280厘米。佛像面容清秀、和藹,長著長耳朵、寬闊的額頭、彎曲的眉毛,眼睛半閉著向下看。佛像有1014只不同的手和眼睛,其中42只大手兩兩相對排列。這尊佛像的獨特之處在于背后還有一雙手。
北寧省東塔寺(Dau)的法云佛(Ph?t Pháp Van)像版本可追溯到16世紀,于2017年被認定為國寶。
展出的這尊佛像屬于佛法四象系統(tǒng),包括法云(Pháp Van,象征云神)、法雨(Pháp V?,象征雨神)、法雷(Pháp L?i,象征雷神)、法電(Pháp ?i?n,象征電神)。佛法四象系統(tǒng)是越南佛教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實物見證。
河內市彌陀寺(Mía)的雪嶺佛(Tuy?t S?n)像制作于17 - 18世紀。
這件雕刻作品再現(xiàn)了釋迦牟尼太子在覺悟成佛前的苦行階段。佛像描繪得消瘦憔悴,清晰地展現(xiàn)出骨骼和身體的輪廓。他只披著一件薄薄的袈裟,凸顯出身體的消瘦,體現(xiàn)了釋迦牟尼堅定的修行精神。
河內市彌陀寺還有兩尊觀音像版本,分別是送子觀音(Quan ?m T?ng T?)和坐山觀音(Quan ?m T?a S?n),其原物可追溯到17、18世紀,由木材制成,經過彩繪和鍍金處理。
送子觀音像展現(xiàn)了一位溫柔慈悲的女性抱著孩子的形象,體現(xiàn)了菩薩對眾生的慈愛,就像母親對孩子的愛,也表達了民間所敬仰的母子之情。
坐山觀音是佛教中崇高的象征,體現(xiàn)了慈悲、奉獻和為眾生謀福祉的精神。供奉她不僅是對菩薩的尊敬,還能幫助人們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本心。
北寧省筆塔寺的三世佛(Tam Th?)像版本。
原物由三尊佛像組成,分別代表過去世的阿彌陀佛、現(xiàn)在世的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世的彌勒佛。三尊佛像均呈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的禪定姿勢,造型簡潔、意境開闊。這組佛像可追溯到17世紀,于2020年被認定為國寶。
北寧省靈應寺(Linh ?ng)的三世佛像也制作于17世紀,于2013年被認定為國寶。
這些佛像均由青石雕刻而成,重達數噸。其獨特之處在于佛座部分,其造型和裝飾花紋繼承了陳朝、黎初和莫朝的藝術風格。
在展出的版本旁邊,還有許多圖片、資料和介紹越南佛教國寶價值的摘錄。
在展覽空間還展出了佛陀的歷史畫卷、傳統(tǒng)民族造像工藝流程、禪茶空間、金繪佛畫、越南寺廟畫、經文、木刻版畫、法器、樂器等。
這是越南第四次主辦衛(wèi)塞節(jié),前三次分別于2008年在河內的國家會議中心、2014年在寧平的拜頂寺(Bái ?ính)、2019年在河南的三祝寺(Tam Chúc)舉行。主辦方預計將有來自80個國家的代表以及超過10000名佛教徒參加這一世界佛教徒的盛大節(jié)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