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老話,叫“自古華山不上稅”。
華山作為五岳之一,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名山,為什么華山的百姓就可以不交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華山不是皇帝的領土嗎?
想要知道這背后的故事,還要從五代十國時期說起……
陳摶老祖
在五代時期,有一位道教的“仙人”名叫陳摶。傳說此人已經成仙,能知過去未來之事,就算是隔著千萬里,也能看到正在發生的事。
不過,陳摶也不是從一生下來就這么厲害的。他之所以能擁有超乎常人的身體素質,是因為他小時候發生了一件怪事。
陳摶小的時候,斷奶特別晚。別的孩子可能在兩三歲甚至一兩歲的時候就斷奶了,但是陳摶在四五歲的時候,還沒有斷奶,家里人比較寵他,也就隨他去了。
而且陳摶小時候也比較愚笨,說話都說不利索,別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的時候,陳摶還說不清話。
陳摶這樣的表現讓家里人十分擔心,陳家一脈單傳,陳摶還肩負著傳承香火的重任。
為了讓陳摶變得聰明,家里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效果并不好。
陳摶四五歲的時候,他跟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在渦水岸邊打起了水漂。
幾個孩子玩起來就忘了時間,一直玩到了大中午。
孩子們紛紛回家吃飯,當陳摶想要回家時,一個穿著青色衣服的老婦人把他攔住了,并且還要給他喂奶。
陳摶當時還是個小孩,并沒有想那么多。
后來喝完之后陳摶就犯了困,他就這么躺在河岸邊睡著了。
陳摶一覺睡到了傍晚,家里人找到他時,他剛從岸邊醒來。
家里人很生氣,訓斥了他一頓,但是訓斥歸訓斥,他們主要還是擔心陳摶。陳摶的母親擔心他餓壞了,當即便準備帶他回家吃飯。
但是到家之后,陳摶直接就開始喝米粥、吃窩頭,這是他第一次吃正常的飯。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后,陳摶就像突然長大了一般,不僅說話利索了,而且還有了“超能力”,他有了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他自己在家里學習了幾年,就已經比私塾的老師還厲害了。
陳摶打算去考取功名,但是當時正處在亂世之中,科舉考試很難舉行。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陳摶很幸運,他所處的后唐朝代正好要舉辦一場科舉考試。
但是還有一個壞消息,這一次科舉考試的結果已經被預訂完了,陳摶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考中功名。
發榜之后,陳摶果然名落孫山,陳摶當即便決定再也不來參加科舉。
從此之后,陳摶便開始了自己游歷天下的旅程,他去過很多地方,也去拜訪過很多高人。
通過學習、總結這些前輩們的經驗,陳摶走出了一條全新的修仙之路。
以往的道士都將注意力放在了燒煉丹藥、點化金銀上,陳摶認為那是一條錯誤的路,正確的路應當是“辟谷”。
于是,在前輩的建議下,陳摶前往武當山,并且在武當山找到了一個石室。
陳摶獨自一人在此處修煉,直接修煉了二十多年。
這二十年的時間里,陳摶沒吃過一粒糧食,也沒有喝過一口水,他每天的營養補充全靠幾杯酒。
修煉到后期,陳摶喜歡上了睡覺,學到了莊子的夢游法。陳摶經常“睡大覺”,他一覺能睡上幾個月,醒來之后就跟沒事人一樣繼續喝酒。
就在陳摶避世修煉期間,凡間依然戰亂不斷,不久前郭威建立了后周,并且將皇位傳給了柴榮……
通曉萬物
柴榮當上皇帝后,效仿漢文帝,以黃老之學治國。但柴榮錯誤理解了黃老之學的主要內容,他迷戀上煉丹和煉金。
為了尋找到一位真正的大師,柴榮向全國的人下令,找到了老神仙的人,賞銀千兩。
由于陳摶每個月都要下山打酒,因此他的行蹤很快便暴露了。
于是柴榮便用隆重的儀式將陳摶請了回去,但是陳摶對柴榮并不滿意,不愿意將自己的道法傳給他。
其實不光是陳摶不滿意,他對面的皇帝更不滿意。
因為柴榮費大力氣將陳摶請了回來,卻什么也學不到,這位老神仙每天都在睡覺,醒來之后便胡言亂語,沒人聽得懂。
雖說陳摶不喜歡柴榮,但是他并沒有著急走,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有前途的人——趙匡胤。
此時的趙匡胤只是柴榮手下第一大將,但是身上卻有龍氣顯現,肯定是要做皇帝的人。
雖然趙匡胤從來沒有跟陳摶說過一句話,但是陳摶卻將他記在了心里。
不久之后,陳摶向柴榮告別,獨自離開了宮殿。
這次離開后,這位老神仙并沒有返回武當山,而是開始游歷世間,同時還收了幾個徒弟,他帶著徒弟們來到了華山隱居。
此時的陳摶已經“通神”,甚至有了洞察人心的力量。
有一次,陳摶對弟子郭沆說:“你快回家看看去。”但是當時正是半夜,郭沆覺得如果現在下山,肯定會遭遇危險,因此他在門口猶豫不決。
他在門口磨蹭了一刻鐘,陳摶又攔住他說:“現在你不用回去了,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一大早,郭沆便趕回了家中,詢問昨天晚上有沒有發生什么事。原來,昨天半夜時分,陳摶的母親突然心絞痛,疼得死去活來。
家里人沒有辦法,只能給她端來熱水,又給她盛了一碗飯。
郭沆的母親喝了一碗粥后,心口便不痛了。
郭沆十分震驚,他沒想到陳摶已經修煉到了這種地步,居然能離這么遠得知自己家里的事,簡直不可思議。
在陳摶看來,洞察人心、隔空知物都是小兒科,真正厲害的是“穿越時空”,知曉過去未來之事。
趙匡胤與桃與華山
趙匡胤還在柴榮手下當將軍時,路過華山,又饑又渴,正好看到了路邊有個賣桃的老頭。
這老頭其實就是陳摶,趙匡胤不認識,后來他才知道他的身份。
當時趙匡胤也是餓極了,上去拿了兩個桃就開吃,吃完了之后一摸兜發現沒有錢。
趙匡胤很尷尬地看著陳摶,陳摶說:“咱倆下盤棋,你贏了我就不要錢。”
趙匡胤對下棋沒有什么自信,但是他為了付桃錢,也只好坐下與老人對弈。
兩人下的第一局,趙匡胤贏了,陳摶攔住他,想讓他再來下一盤。
趙匡胤覺得現在已經還清了賬,于是便不想下了,陳摶對他說:“要是這盤你贏了,我把桃子都送給你,你想拿多少拿多少,要是你輸了,就把面前這座華山送給我。”
趙匡胤有些驚訝,這明顯是無本萬利的買賣,于是他便坐了下來,與陳摶又下了一盤,但是他輸了。
不過趙匡胤也沒有什么損失,他只不過是沒有吃到桃而已,至于華山的歸屬問題,這是皇帝的事情,又不是我的事,于是趙匡胤騎著馬就跑了。
可是在“黃袍加身”之后,趙匡胤被迫當上了皇帝。他在處理政務時,突然想起了當初下的那盤棋。
趙匡胤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好像知道那個老人為什么要向自己索要華山了。為了驗證自己心中的想法,趙匡胤再次來到了華山,而陳摶已經在山下等候他多時了。
趙匡胤知道自己躲不過去,只好承認將華山送給了陳摶,華山可以不向自己交稅。
而這句“華山自古不上稅”其實就是這么來的……
參考文獻:《宋史·陳摶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