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偉 本報記者 梁金池
“小鵝出生后頭三天,要喂給它紅糖生姜水,制作方法是每100斤水加紅糖5斤、生姜2到3斤熬水,生姜要切碎,最好用菜刀拍碎,涼到溫熱35℃左右。”近日,嫩江市嫩江鎮魏淑芹大鵝養殖場迎來了一位“貴客”,國家水禽體系專家、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何欣云上門為養殖戶送來“鵝雛飼養管理及免疫”技術指導,涵蓋了自鵝雛破殼后20天內的全套管理方案,養殖戶直呼“專家來得真及時!”
“請來鵝專家,下鄉送技術”是嫩江市為推動大鵝產業發展建立保障體系的生動縮影,記者從嫩江市畜牧獸醫總站了解到,嫩江市自2022年大鵝產業發展初期開始,就與東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與產業聯盟。每年利用冬閑時間,邀請省內外鵝領域相關專家開展4至5輪的大鵝養殖、疾病預防診療培訓,并請專家逐戶到現場指導服務。
據介紹,2024年嫩江市鵝養殖量、出欄量、屠宰量、保險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實現產值近3.6億元,屠宰加工能力、深加工能力均實現較快增長,這背后離不開日臻完善的大鵝產業發展體系的助力。
除了保障體系外,嫩江市大鵝產業發展體系還包括養殖體系、屠宰體系、加工體系、飼料體系、品牌建設推廣體系,主要體現在政策、服務、養殖、加工等各個環節的密切聯系,形成穩固的產業發展框架,有效地提高了大鵝產業發展的穩定性、持續性、擴張性,提高了抗市場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持續發力的發展潛力,成為縣域內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性產業。
2025年,嫩江市大鵝產業在省、市、縣各級政策推動下迎來了發展新氣象。嫩江市畜牧獸醫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新增孵化場2家,可實現年孵化量500萬只,商品鵝養殖申報戶數202戶,預計養殖651.65萬只。此外,嫩江市北鵝產業園及大豆啟動區中的大鵝熟食加工、大鵝預制菜加工廠房將在2025年完成改造建設并投產使用,大鵝產業園分為大鵝屠宰場、羽絨加工廠、鵝翎加工廠、羽毛球廠四個板塊,打造集養殖、加工、銷售、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鵝產業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