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一直缺少一款旗艦產品,但領克并非從未嘗試過推出旗艦產品。早在2021年,領克09(參數丨圖片)就已經面世。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領克09沒能順利承擔起旗艦產品的角色,無論從銷量還是從產品表現的角度去評判,皆是如此。
領克并不想將旗艦車型的計劃擱置。時隔已久,今年4月28日,領克終于再一次“試水”旗艦產品,推出領克900。
從領克09到領克900,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是這樣形容中間所發生的變化的:
“在領克900之前,我們造車更多是看競爭對手,他們出什么牌,我們就出什么牌,之前我們一直是越級對標合資品牌的,但領克09上市后我們跟用戶溝通就發現,這樣的方法不行了,我們必須站在用戶需求側,真正從用戶的需求出發,所以領克900是個分水嶺。”
從“對手有什么”到“用戶想要什么”,是體現在領克900身上的關于領克品牌造車思維的核心轉變。
可新能源汽車市場向來不是一個你努力就能成功的地方。努力之上,更需要諸多附加價值。領克900,有沒有能轉化為說服力進而轉化為銷量的附加價值?
市場還需要額外一款大六座嗎?
領克900的定位夠清晰,也夠兇險——“讓全家人滿意的大六座SUV”。家用、大六座、全尺寸,三個關鍵詞一出,消費者想必能在腦海中迅速想起至少兩款符合條件的產品。
在競對產品眾多且對手們已經搶先一步甚至多步攻占消費者認知的情況下,領克900必須清晰且有力地向消費者傳遞自身的不同,否則,市場并不需要額外一款同質化的大六座。
領克900的不同是什么?
站在隊列前方的,是安全。對,你沒看錯,不是智能化體驗,而是安全。
基于SPA Evo架構,領克900在安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從測試標準來看,領克900完成了中國首次三排雙100km/h時速連環碰撞極限挑戰,這一標準達到國標側面碰撞能量的4倍,達到美標最高標準尾部碰撞能量的1.56倍。
智能輔助駕駛聽多了,缺陷也看到了,關鍵時候,整車的安全還得靠硬核機械素質。領克900的安全,是能給用戶兜底的。
除此之外,像是丟輪保命專利技術、一體熱成型雙門環、12個安全氣囊等配置,領克900將“硬”安全做到了細分市場極致。包括常被忽視的三排安全,領克900也考慮到了,給三排座椅增加了高強度鋼板。
領克的安全優勢,在領克900身上再一次得到了強化,也在安全性再次成為消費者擔憂的當下,成為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吸引力的優勢。
其次,則是貼心。
一款主打家用定位的全尺寸SUV,如果做不到貼心,那么一切都免談。可時至當下,大沙發、大屏幕、大彩電已經無法再更“大”,領克900該怎么對貼心、舒適做出更好地詮釋?
領克900的解法是:細一點,再細致一點。
競品在座椅材質、柔軟度等傳統層面“卷”大沙發,領克900就在此基礎上,增加雙180°電動可旋轉座椅。筆者認為,旋轉座椅的優勢場景其實并不在二、三排聯動,而是在于,家庭消費者在駕車出游時,帶孩子、帶老人的機會非常多,旋轉座椅恰恰細致考慮到了這兩類消費群體的實際用車需求。
譬如,旋轉座椅向外90°旋轉,可以讓父母更方便地裝載兒童座椅進而安置孩子落座;再譬如,帶老人長輩出游時,旋轉座椅也可以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上下車。
競品在大冰箱層面“卷”,那領克900就在同樣提供大冰箱的前提下,安排上“天地門”。在領克看來,“天地門”并不是一個賺噱頭、抬溢價的配置,采用“天地門”的核心原因在于,領克考慮到城市用車場景中像領克900這樣的全尺寸SUV在面對狹窄的停車位時常常難以順利打開后備箱,因此“天地門”是一個方便用戶使用的配置,而非僅僅為了炫酷的配置。
包括在傳統的“大空間”層面,領克900比競品也要考慮得更加周到,二排地板純平、二排座椅滑移行程達到550mm,人均空間大于1m2。
如果說競品是用配置把舒適度做到了90分的話,領克900則是通過對用戶真實用車場景的細致觀察,在細節層面下足了功夫,把舒適度做到了95分。
細分市場當然不缺額外一款同樣90分的家庭大六座,但消費者歡迎一款95分的大六座。消費者的歡迎,已經通過領克900的訂單量得到了體現。
林杰變了,領克也變了
領克900的上市限時價是28.99—39.69萬元,坦率來說,領克900并沒有用價格賺銷量的打算,這也符合領克900的旗艦定位。
盡管價格并不夠石破天驚,領克900在發布會后僅1小時內,訂單量仍舊達到了1萬臺,而且是大定訂單。有消費者更是在網絡上發言稱,29號上午領克APP下單通道宕機。截止30號,領克900的訂單量已經突破了4萬臺。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領克900的細心是被消費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且付諸購買行動了的,積極的市場表現和領克09曾經的遇挫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中間,領克和林杰都經歷了轉變。
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林杰坦白:“我們意識到,空間對于購買大車的用戶來說十分重要”,對應文章開頭林杰“站在用戶需求側”的看法,不難發現,領克在林杰的帶領下視野更加開闊了,造車時的關注點也轉變了。
從糾結和對手的拉扯戰,到專心和用戶溝通,是發生在領克900身上的、肉眼可見的關于領克品牌的變化。
能夠塑造出一款滿足用戶需求的車,領克并不是靠憑空想象。根據林杰的說法,領克品牌有產品理事會,“將原來工程師很關注,用戶不關注的問題踢掉,開發能夠更加精準。”
林杰的帶領下,領克同樣愈發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比如科技感缺失的問題,林杰帶領領克專門成立了數字化用戶理事會,專門用來收集用戶的建議從而有的放矢地與用戶溝通。
無需遮掩的事實是,領克走過彎路,過去的領克是個性和品質有余,定位精準度不足。換言之,過去的領克善于造高品質好車,但總在造用戶歡迎的好車的路上不得要領。
放下姿態、深入消費者后,領克終于補齊了品牌的最后一塊短板,領克900誕生,品牌旗艦產品的空白也終于得到了有效的填補。
對于領克900未來的市場表現,林杰毫不避諱展示信心:“領克900價格一步到位,目標是進入大六座SUV銷量的前三強。”
在采訪中,林杰還透露,領克900收到的訂單其中80%來自兩個Ultra版車型,也就是售價31.69萬元的次入門級和售價34.69萬元的次頂配車型。林杰還透露,在這其中,34.69萬元的2.0T Ultra占比更高,其次則是頂配版車型。
從訂單結構來看,領克900的旗艦定位也獲得了消費者認可,在預期之內的貼合市場規律的車型占比,也從側面透露出領克900不同車型定位的準確度。
萬事俱備,領克900能不能完成林杰所說的目標,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