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外敵 平定天下”這是楊靖宇將軍名字真正的含義。
85年前,在日軍瘋狂的追蹤下,他寧死不屈,倒在了冰天雪地里。
更殘忍的是,為了能夠發掘為何在雪地里生存那么久的秘密,日本人竟然殘忍地將楊靖宇將軍遺體解剖,發現里面只是一些棉花、樹皮等殘留物。
支撐楊靖宇將軍對日抗戰的,是讓人五體投地的精神,也正是這一幕,讓殺害他的兇手佩服,甚至留下了一封震驚全日本的遺書。
1945年8月,日本戰敗的陰云籠罩東京,一名身著舊日軍制服的男子面色慘白,目光呆滯。
他就是岸谷隆一郎,曾是偽滿洲國通化省警務廳長,手上沾滿了中國抗日軍民的鮮血。
這位昔日的侵略者此刻卻深陷精神崩潰的漩渦,因為1940年的時候,他在中國東北的雪原上親手逼死了一位令他終生敬畏的對手,那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楊靖宇。
日本投降是必然趨勢,岸谷隆一郎或許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因為這是楊靖宇將軍給他帶來的震撼。
他整日將自己關在房中閉門不出,鄰居們常聽到屋內傳來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某種無形的力量正將他一點點撕裂。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沒過幾天,岸谷隆一郎竟然將自己的妻子和2個年幼的孩子毒殺,然后用當年解剖楊靖宇的那把刀剖腹自盡,只留下了一封震驚全國的遺書。
時間回溯到1940年2月的吉林濛江,也就是如今的靖宇縣,零下40度的嚴寒中,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聯部隊已被日軍圍困五天五夜。
這支隊伍彈盡糧絕,戰士們只能靠啃食樹皮、草根充饑。
日軍指揮官岸谷隆一郎調集上萬兵力,甚至出動飛機撒下勸降傳單:“投降,即封東邊道司令!”楊靖宇的回答只有一發子彈。
最后的戰斗中,楊靖宇孤身一人藏身雪洞,以雙槍擊斃數名日軍。
當叛徒程斌帶著討伐隊逼近時,他倚靠松樹,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后飲彈自盡。
岸谷隆一郎趕到現場后,下令割下楊靖宇的頭顱,并剖開他的胃部,因為他無法理解,一個斷糧半月的人為何還能如此頑強。
但也正是這一個舉動,讓他的信仰瞬間崩塌!這個信奉軍國主義的劊子手第一次意識到,中國軍人的意志遠超日軍最瘋狂的想象。
楊靖宇的死成了岸谷隆一郎的夢魘,他頻繁夢見滿身鮮血的楊靖宇在雪原中朝他射擊,驚醒后徹夜難眠。
短短數月,這個年僅40歲的軍官竟一夜白頭,皺紋深如溝壑,他開始瘋狂研讀中國史書,試圖破解“中國人為何寧死不屈”的謎題。
隨著戰局惡化,岸谷的信仰逐漸崩塌。1944年,他在日記中寫道:“日本必敗。中國有千萬個楊靖宇,而我們只有虛妄的‘武士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岸谷得知消息后仰天大笑,隨即陷入死寂,因為他明白,自己的罪行已無法用戰爭的名義掩蓋。
自殺前夜,岸谷隆一郎將氰化鉀摻入晚餐,看著妻女倒地抽搐,他面無表情地寫下遺書:
“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這段遺書瞬間震驚了整個日本,因為軍國主義下的日本,已然出現了對侵略戰爭的否定和動搖。
更諷刺的是,當年參與殺害楊靖宇的叛徒們無一善終,告密者趙廷喜1946年被公審槍決,叛變師長程斌雖混入解放軍,卻在1951年被識破處決。
岸谷隆一郎的家族更是沒有逃脫陰影,2019年10月24日,其親侄女還帶著很多當年日本軍人的后代,來到楊靖宇將軍碑面前懺悔,并且帶了一個“謝罪書”。
如今,靖宇陵園內的雕塑靜默矗立,而岸谷的遺書復印件被日本反戰團體珍藏,成為反思軍國主義的鐵證。
歷史從未遠去,正如楊靖宇將軍的胃中棉絮,岸谷的滴血遺書,這些具象的傷痕始終提醒世人,正義或許遲到,但永不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