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老街錢王街路段新增了一處獨具特色的文化打卡點——以中國傳統書法為主題的“書法昆明”藝術墻。該墻面以 “昆明”二字為主體,融合了水墨山水元素,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拍照,成為春城又一網紅打卡地標。
打卡墻開放后,迅速成為熱門打卡點。不少年輕人身著漢服或傳統服飾前來拍照,讓傳統書法文化煥發新生。市民李女士說:“這樣的文化墻既有藝術感,又能讓孩子感受書法的魅力,比普通的網紅墻更有意義。”
“書法昆明”藝術墻的創作者是云南省知名書法家郭明超,他深耕書法藝術三十余年,作品多次在全國及省市展覽中獲獎。此次他為昆明量身打造的“昆明”二字,筆力雄渾、氣韻生動,既體現了傳統書法的筋骨,又融入了昆明山水文化的靈動。他提到,“昆”字如云卷云舒,“明”字似日月交輝,看到書法墻成了網紅打卡點,每天拍照還要排隊等,自己也感到很自豪。他說:“書寫時特意把字的兩邊寫高,像門框一樣中間寫窄,給人一種能走進去的感覺。希望借這樣一個打卡墻,增加文創旅游流量,把‘昆明’的城市風貌傳揚出去,通過書法傳遞這座城市的詩意與活力。”
采訪實錄>>>
記者:為何選擇“昆明”二字作為創作主題?
郭明超:昆明是我的故鄉,這兩個字本身結構優美,既有對稱感,又有變化空間。希望通過書法,讓更多人看到漢字之美和昆明的城市氣質。
記者:您認為書法藝術如何與城市文化結合?
郭明超:書法不僅是寫字,更是文化的載體。像這樣的打卡點,能讓匆匆路過的人慢下來,哪怕多看一眼,也許就能種下一顆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而且老街作為熱門景區,書寫這樣的地標也能帶動文創旅游流量的增加。
記者:您還參與了哪些代表城市文化的文創或藝術墻創作?
郭明超:我目前受邀在創作扇面書法的文創產品,通過書法在扇面標注地標景點,目前預計完成100-200把扇面創作,發揮文創扇子介紹昆明景點的獨特性的同時,“以‘善’為載體,寫遍整個昆明”
記者:在怎樣的機緣下有了參與扇面設計的想法?
郭明超:手扇景點創作是剛有的想法,夏天快到了出去游玩手里能有一把消暑的扇子,還有書家親筆題寫的景點名,或配有景區名聯或名詩,遇到景區美景時可以打開擺拍,平時打開也可欣賞一下或書法或詩詞,傳統文化以更年輕的方式走進市民生活,為春城美景添一點翰墨書香。
創作者介紹:郭明超,昆明祿勸人、昆明市書協會員、美協會員、云南省書協會員、 云南省優秀文藝志愿者、云南省民族畫院特聘藝術家、中國書協考級中心注冊、書法報全國現場書畫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從事書法教學十二年、工作室學員在全國及省市書法展中獲獎百余次。(來源:掌上春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