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這個慢性病,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它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類疾病。高血脂是指血漿中脂類物質高于正常或運轉異常造成。高血脂癥的危險之處,就在于它不易被人們覺察,因為血脂異常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卻又能夠引起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嚴重疾病,故有“沉默殺手”之稱。那么若是患上了高血脂這種慢性疾病,該如何去治療呢?
目前,臨床上針對高血脂患者的治療,除了服用他汀類和貝特類藥物調節膽固醇和血脂外,還需要配合運動、嚴格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以及戒煙戒酒等,此外,高血脂還可通過針灸或按摩一些穴位,來實現輔助治療。
穴位學名為腧穴,多分布于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也被稱為穴、穴道,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部分穴位雖然并不在經絡上,但對其的刺激亦可產生療效。
中醫將血脂異常診斷為“血濁”。血濁”二字,首見于《靈樞。逆順肥瘦》,其文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血濁是指血液受體內外各種致病因素影響,失卻其清純狀態或喪失其循行規律,影響其生理功能,因而擾亂臟腑氣機的病理現象。血濁常見眩暈、胸悶、脘脹、耳鳴、失眠、腰膝酸軟、惡心嘔吐、小便清,大便溏軟等。根據脈絡倫理論,常按身上這4個部位,或能幫助降血脂,不妨了解一下。
1.豐隆穴
此穴其位于人體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可主治頭痛、眩暈等。可使用毫針針刺法,配陰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療由高血脂所引起的痰濕諸癥。有健脾化濕,化痰降濁的作用。
2.中脘穴
此穴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可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配合足三里穴、內關穴、百會穴針灸可治療高血脂所引起的脘脹、失眠等。
3.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人體內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于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此穴應用廣泛,按壓或針灸此穴位,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4.神闕穴
神闕穴在臍中部,臍中央,艾灸此穴可有補中益氣,調理脾胃的作用。
目前,臨床針對高血脂的治療還是以西藥為主,但長期服用西藥也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反應,即藥物的副作用,此時,便可使用針灸或按摩穴位,來輔助治療高血脂,既可提高治療療效、安全性,也可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在使用西藥治療高血脂的同時,配合中醫的穴位輔助治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彥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