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8點左右,外媒先報了明天會有金融口的重磅會議的消息,隨后國新辦發了采訪通知,明早人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的負責人,會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的有關情況。
從公文寫作的角度說,“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人”一般主要指一把手,如果是副手,稱為“有關負責人”更妥,但這里確實比較模糊,也有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對,因為0924發布會的預告,確實是提了具體名字的。
消息傳出后的1個小時內,A50期貨從跌0.2%到漲0.5%,反彈了0.7%左右,而長端債券收益率則小幅下行,顯示出市場預測會有金融相關的刺激政策出來。
我自己估計,不管是不是一把手出席,都應該不會發布太多突破既有框架的政策,可能主要是把之前在“研究”或者“擇機”的政策,特別是4月25日會議已經提到過的方向,正式公布一下,尤其是涉及到需要三部委互相配合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創立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就涉及人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的消費信貸再貸款,又比如針對出口和外貿企業的專項信貸支持,再比如“債市科技板”,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的一些政策突破,等等。
也不排除,會有降準相關的信息。
不過,建議不要抱有太大的預期,這更可能是一場階段性成果的定期通報。
明天發布會后,我們會在星球里第一時間解讀。
好了,回到今天的市場部分。
昨晚提到A股今天大概率會預定一個高開,結果開市后,市場比預想的還要強一些,90%以上的個股上漲,927只股票型ETF里面,只有14只是下跌的,占比不到2%,也就是說,市場的賺錢效應和獲得感,拉滿了。
全天最強的方向是中證2000,高開高走,幾乎沒有回調過,收漲3.25%,收盤點位是2522點,而4月3日的收盤價是2517點,也就是說,小盤股已經完全修復了對等關稅導致的下跌。
比較有意思的是,國家隊上個月托底時候大筆買入的方向,也就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距離完全修復都還有1-2個點的差距,而完全沒買的中證2000,卻率先沖刺破線了,這也顯示出,市場的力量,比想象的還要強一些。
不過,喝水不忘挖井人,有一說一,要是沒有這回國家隊雷霆的出手速度,和透露出的極其堅定的維穩決心,股市的反彈肯定不會那么順利,這有點像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當一個人拿到保底offer之后(類似國家隊保證了股指的底部),心態肯定會好很多,后續的面試往往更能夠超水平發揮,不至于被面試官PUA。
作為個人投資者,如果要我打個分的話,我愿意給國家隊(以及證監會等有關牽頭部門)打個99分,扣掉1分,因為他們出手太快了,我還沒抄夠底,就拉起來了。
說回來,今天之所以A股,特別是小盤股比較強,我覺得核心是幾個原因。
1、昨晚說過,整個假期,外圍市場,包括港股,都在走貿易戰風險修復的邏輯,包括中美之間,現在傳遞出來的信號,是“可以談”或者“已經淺談過了”,這種階段,往往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禮貌階段,所以劍拔弩張的味道會少很多;
2、節前最后一天,融資余額減少了150多億,是3月以來第三多的,僅次于對等關稅發布會的那兩天,估計趁著國慶期間外圍的回暖,今天這些避險資金加速回來了,具體可以看下明早兩融余額的日度變化,估計是大幅增加的;
3、從上到下,對五一的旅游和消費數據都炒的比較熱,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五一國內旅游的體感類似于花錢買罪受;
4、人民幣大幅升值,讓大家有外資要加速買入的預期。
但說實話,市場今天選擇忽視了壞消息(比較差的服務業PMI),而相信了所有的利好,短期情緒有點過高。
比如,對人民幣升值這個事情,很多人有點因果顛倒了——并不是因為外資買進來了,所以人民幣升值了,而是因為亞太地區貨幣升值,被動帶飛了人民幣。
昨天我們提到港元和美元是聯系匯率機制,但實際上,人民幣和美元,也是一個隱性的掛鉤關系,比如,在這輪美元指數大幅波動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在7.3附近窄幅震蕩,以至于美元大跌的過程中,由于貼住了美元,導致人民幣相對于其他非美貨幣大幅貶值。
所以,當匯率來到7.2之后,類似于港元來到了7.75的強方兌換保證區間,央媽沒有讓人民幣繼續升值的意愿,以至于對美元基金這樣的外資來講,現在買人民幣計價的A股,短期來看,反而是人民幣貶值,匯率端虧錢的概率要更大。
多聊幾句市場的熱點哈,港交所開始搶公司了、以及對五一休假的建議。
1、港股,“搶奪好公司”的戰斗,已經打響。
今天一早,寧德時代公告,正式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預計本周內啟動H股上市的程序。
我大概解釋一下,內地企業去香港上市,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前期準備,比如找券商、準備材料啥的,大概需要6-12個月;二是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期間還需要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可以同步),然后完成上市聆訊,類似于上市審查,大概需要3-6個月,去年港交所優化審查機制后,還縮短了時間,這回寧德時代一共用了2個半月左右;三是路演、招股等上市前的發行工作,大概需要2-3個月。
下圖,是具體流程圖,寧德時代完成了紅色框框的那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剩下其實就是找錢來認購新股的事情了。
特意提這個事情,是因為這事的背后,有三條長期的主線。
第一條主線,就是國內企業,出海的步伐加快。寧德時代顯然不缺錢,去年凈利潤是500多億,分紅380多億,股利支付率超過了70%(之前最高的年份也就25%左右),也就是賺的錢基本都分掉了,而去港股上市,是因為港股募集的是港元,可以自由兌換成美元,出海擴張業務更加方便,也方便外資股東入股。
第二條主線,是港交所爭奪優質上市公司的步伐加快。這個我們節前剛聊過,今天,香港的特首,親自表示,港交所要開通“科企專線”,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來港上市,尤其是“安排專設團隊盡早與潛在申請人溝通”,其實針對的就是中概股回流,以及內地上市公司實現A+H上市。這帶來的結果,是港股繼續保持對A股的“錯位”,會有很多在A股買不到或者更便宜的品種,使得南向資金持續性的加倉,近期可以看到,凡是進了滬深港通的標的,普遍都會有一輪大漲,比如今天公告調入的山東墨龍,單日暴漲了188%,這就是南下資金的威力。
第三條主線,是優質股權大時代的來臨。香港已經想得很明白了,一個交易所要繁榮起來,靠的就是偉大的企業,吸引長期的資金,對于我們個人投資者而言,也是這么回事。
2、跟投建議。
暫時沒有什么更新,表韭全球那邊,主理人有一次調倉,等下次跟投的時候,再介紹。
3、關于春/秋假制度。
聊個和金融無關的。
這回五一的國內旅游,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旅游體感應該說是很差的。
網友有很多建議,比如施行靈活休假,比如按長江劃分,南北方錯峰休假,等等,坦率說,這些建議沒一個靠譜的,都不具備可落地性。
說起來的話,最靠譜的,應該是春秋假制度——杭州2014年開始已經在實行了,也就是在中小學階段,多放一次春假和秋假。只要孩子放假了,想帶娃出去玩的家長,自然會多請假,然后出去多消費,否則,即使你給很多“社畜”10天、15年的年假,如果孩子不放假,那么也是白搭。
我特地問了杭州的小伙伴,確實反饋說,比如這回春假期間,帶娃出去的很多。
因為“理直氣壯的請假”,其實是一種職場,甚至社會文化,請假的理由,如果是帶娃出去玩的話,大家會更心安理得一點,畢竟你的領導,你領導的領導,大概率也有娃,他們自己也會有類似的計劃,這種文化很容易自上而下形成共識,蔚然成風。
每個城市施行錯峰的春假和秋假,就能避免出行的集中度,整個城市,包括你工作的上下游,都能適度放慢一些節奏。
從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來看,帶娃出游的家庭,一定是最舍得花錢的,畢竟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中國人最樸素的價值觀,至少比那些自己出去玩的“特種兵”能多花點錢。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