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醫療優待全面升級,憑優待證就醫可享受多項專屬權益。今天我看到中國退役軍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此消息,全國多地退役軍人醫療優待政策持續優化,持優待證就醫能實現掛號優先、診療提速、費用直減,覆蓋門診、住院、體檢全流程,構建起軍地協同、分級保障的醫療優待新格局。
說起退役軍人優待,大家平??赡鼙容^關注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免費、景區景點減免門票這兩點,畢竟在日常生活中能切實享受到。但實際上,對于退役軍人優待而言,醫療優待和養老保障更為重要。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下各地情況:江蘇共享優待紅利,鎮江市359醫院將優惠范圍擴大到退役軍人直系親屬,門診支付部分家屬減免15%,住院減免20%,體檢項目總金額直降50%,真正實現一人持證全家受益,這種做法值得推廣,讓家屬也能分享退役軍人的榮耀。四川推出八項全免軟性服務,成都雙楠醫院推出掛號費、上門體檢、住院生活用品等八項免費服務,同時開通優先病房和慢病管理專線,打造零負擔就醫體驗。
貴州也不落后,全額免除基礎費用,聯勤保障部隊第925醫院全額免除門急診掛號費、住院床位費及健康體檢費,通過“三專三優”服務體系,構建退役軍人醫療托底保障。陜西六院聯動覆蓋全域,西安市六家醫療機構組建醫療矩陣,為退役軍人提供自費項目20%的系統體檢、慢性病上門巡診、手術綠色通道等一體化服務。
從全國范圍看,智能系統實現精準保障,依托優待證加人臉識別核驗技術,退役軍人1分鐘內可完成身份識別,醫保與軍保補助賬戶雙通道支付,實現一次刷卡雙重減免。
從退役軍人醫療優待升級能看出,實現了平戰結合。因為醫療優待換國防服務機制要求部分地方退役軍人每年參與八小時國防教育和社區服務,將醫療保障與國防動員能力深度綁定,形成優待加響應的正向循環。
同時,一些地方實現共建度分級體系,各地普遍采用立功等級掛鉤減免模式,比如一二等功減免50% - 70%,既體現榮譽激勵,又通過差異化設計緩解財政壓力,與一些地方的普惠政策形成較好區別和對比。我們還能看到,民營醫療也參與進來,首次強制民營三甲醫院執行優待政策,如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不過中西部縣域因設備運營成本較高,需要破解補貼落地難題。
未來,退役軍人的醫療優待想必仍會備受關注,大家記住,醫療和養老是重點關注方向。
(鄭重聲明:本人純屬“野生博主”,既非軍轉部門工作人員,也非行業領域專家,只是一名退役軍官,所有推文均為個人推斷和經驗分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