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紅軍長征留下的精神財富,作為紅色文化地標,是愛國教育、黨史學習的鮮活課堂,每年吸引超200萬人次游客,既塑造城市精神內核,又啟迪傳承革命智慧,在實現紅色文化與地方經濟雙向賦能上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保護好、發展好。”2025年4月,貴州省仁懷市檢察院邀請文物保護專家、“益心為公”志愿者對該院辦理的督促保護紅色文化遺址行政公益訴訟案回訪時,文物保護專家表示。
1935年1月21日,中央紅軍進入仁懷,輾轉時間跨度長達67天,足跡遍及當時仁懷的26個鄉鎮,留下了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等許多戰斗遺址。
2024年4月,“益心為公”志愿者向仁懷市檢察院反映,轄區部分長征文物遭到破壞。該院立即啟動長征文物保護專項監督行動,向50名“益心為公”志愿者發出線索征集號召。志愿者迅速行動,全面走訪排查50個不可移動紅色資源點位,反饋3條文物保護線索。
收到線索后,該院立即派員現場核查,發現茅臺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存在紀念塔破損褪色、木梯和座椅損壞、樹木傾倒、地面塌陷等問題;喜頭鎮石火爐軍委縱隊舊址、竹林灣毛澤東住地舊址出現房屋漏雨、墻體破洞等情況。這些問題不僅對游客安全構成隱患,更破壞了紅色文化遺址的莊嚴、肅穆。隨后,該院依法立案。
2024年5月,仁懷市檢察院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全面修繕受損設施,并排查治理轄區其他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修訂《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茅臺渡口保養維護工程設計方案》,優先排除步梯損壞、樹木傾倒等安全隱患,將紀念塔清洗、設施修復等納入養護范圍,同時把保養維護工程納入仁懷市河西片區生態系統整治項目。加強對石火爐軍委縱隊舊址、竹林灣毛澤東住地舊址全面修繕,強化日常巡查,確保每月至少一次巡查檢查,并印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的通知》,開展文物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今年4月,仁懷市檢察院回訪時發現,喜頭鎮石火爐軍委縱隊舊址、竹林灣毛澤東住地舊址出現的問題已經得到全面整改,茅臺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存在的安全隱患得以消除,目前修復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丁艷紅 溫媛 周萬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