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有五千年歷史,奴隸社會三千年,封建社會兩千年。
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出現過很多能人異士,但是真正能被世間認可的奇人,只有四個。
這四個人不但沒有消失在時間長河中,甚至還做到了預知未來。
這種奇人五百年才能出現一個,上一次出現還是在明朝……
大明開國軍師
明太祖朱元璋的身邊有一位頂級謀士,名為劉基,字伯溫,世人都喜歡稱他為劉伯溫。
劉伯溫精通兵法,朱元璋打仗的時候,少不了要向劉伯溫請教。
但是在劉伯溫眼中,打仗和兵法只是小兒科,他真正在意的,乃是“象緯之學”。
何謂象緯之學?“象”指的是星象,“緯”指的是預言,通過星象來預言吉兇,大家對于這種觀星之術應該并不陌生。
只要夜觀天象,就可知天下大事,這便是象緯之學的巔峰。據說劉伯溫為了能輔佐朱元璋當上皇帝,甚至還向北斗七星借來十二年的壽命。
說到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諸葛亮的“七星借命之法”了。
其實諸葛亮也是奇人之一,只不過他比劉伯溫要厲害,這兩人甚至發生過“跨時空對話”。相傳,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后,曾親自到定軍山上的武侯祠祭拜諸葛亮。
但是劉伯溫這次去,可不是單純為了祭拜,他主要目的其實是去找諸葛亮炫耀。
當初諸葛亮定下三分天下之計,但是他勞累了一輩子,到死也沒有完成先帝遺愿,沒能幫劉備再造大漢。
諸葛亮一統天下的戰斗失敗了,但是劉伯溫成功了,他這不得來炫耀一下?
但是劉伯溫實在是得意忘形,他來到武侯祠轉了一圈后,在屋里的柱子上留下了兩句詩: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可見劉伯溫有多么囂張。
他出門的時候,回頭看到了武侯祠的牌匾,心中又出現了一個壞主意。
劉伯溫叫人搬梯子,去把那塊掛了五百年的牌匾摘了下來。
劉伯溫心想:這諸葛亮根本沒有完成任務,他憑什么被人祭祀?我死后都不一定有這么多人來祭祀我!
此時的劉伯溫絕對想不到,他的這種行為早已經被諸葛亮算到了。
等那塊匾摘下來之后,人們把它搬到了劉伯溫面前,這時有一個侍從說道:“為什么這匾后面也有字啊?”
劉伯溫有點好奇,于是便走到了匾的背面,想看看上面寫了什么。
但是不看不要緊,一看就被嚇住了。劉伯溫腿一軟,差點坐在地上,幸好旁邊的侍從攙住了他。
劉伯溫趕緊下令,馬上把牌匾掛回去,然后再準備東西好好地祭祀一番。劉伯溫帶著眾人在武侯祠三跪九叩,好好折騰了一番才敢離開。
那么這塊匾后面究竟寫了什么?為何會讓劉伯溫如此忌憚?其實那塊匾后面只寫著一句: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
大唐智慧星
從明朝再向前走五百年,便是鼎盛的唐朝,唐朝也有一位奇人,名為袁天綱。不過,人們還是更喜歡叫他袁天罡。
民間說他乃是天上的天罡智慧星下凡,所以人們就一直稱他為袁天罡,其實人家的本名并不是這個字。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袁天罡這個名字已經深入人心,想改也改不了。
袁天罡也是一位知曉過去與未來的高手,但是他的體系與劉伯溫不同。劉伯溫是通過星象來預測的,而袁天罡是通過面相來預測的。
袁天罡在唐朝時就已經很出名了,很多人都找他給自己看過相。
只要是找袁天罡看過相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的,因為袁天罡預測得太準了。
袁天罡的相面其實只是周易八卦的一部分,他真正擅長的,其實并不是單單給人相面,而是通過周易八卦來預測。
用相面之術只能看到一個人,而袁天罡則是可以演算天下。
其實無論大小事情,袁天罡都能算,就是看他愿不愿意了。
當初袁天罡在李世民手下當官,他還有個朋友兼同僚叫李淳風,兩人都比較擅長算卦,李世民經常帶著他們倆出門游玩。
這天,他們三人來到了一處河邊,河邊正好有兩匹馬,一匹黑馬,一匹紅馬。
李世民就問他們倆,這兩匹馬哪一匹會先入水?
袁天罡算出來是紅馬,李淳風卻說是黑馬。
過了一會,紅馬先低頭喝水,也算是進入了水中。而黑馬隨后便跳進河里開始撒歡,是真正意義上的“入水”,倆人雖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卻都贏了。
諸葛臥龍先生
從唐朝再向前走五百年,乃是漢朝,東漢末年的諸葛亮,我們在前邊已經提過了。
諸葛亮跟劉伯溫類似,也是走觀星流的人,但是諸葛亮可比劉伯溫要厲害多了,至少在人品上,諸葛亮就比劉伯溫強了一大截。
諸葛亮觀天象,借東風,燒出了三國時期。諸葛亮走的每一步棋,都是在和上天作對,漢朝氣運已經衰竭,諸葛亮不可能像光武帝一樣再造大漢。
劉秀能再造大漢,那是因為大漢還有國運,因此當劉秀陷入絕境時,上天都幫他,甚至用天上的隕石砸向敵軍。
而諸葛亮復興大漢時,手里只有一小塊土地,更沒有上天的幫助。
即便如此,諸葛亮依然在努力,但是最后也只能留下一句“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也許諸葛亮早就知道了未來,因此他并不想出山,但是劉備的誠懇讓他感激涕零。為了劉備,他愿意為大漢逆天改命。
說到逆天改命,諸葛亮也曾使用“七星借命之法”,但是上天不愿意讓他成功,因此就安排了一個魏延毀掉了儀式,間接害死了諸葛亮。
諸葛亮與魏延見的第一面,諸葛亮便想要除掉他,只可惜劉備不讓,諸葛亮也只好作罷。一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后,人們才明白過來。
鬼谷補習班
從漢朝再往前走五百年,便是戰國時期。戰國時期有一個很著名的“老師”,名叫鬼谷子。
他教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是人才,不管他們到了哪里,都能得到重用,戰國時期的名臣名將,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鬼谷子的“補習班”。
鬼谷子本人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他每次讓徒弟下山,都會故意將學生們錯開,防止他們嫁入不同的國家,從而產生矛盾。
孫臏和龐涓就是這樣的,本來鬼谷子不想讓龐涓下山,但是龐涓沒有擋住凡塵的誘惑,選擇離開。而孫臏也沒有聽從鬼谷子的話,前去尋找龐涓,最后一個丟了性命,一個丟了雙腿。
這四人里,最厲害的就是鬼谷子,因為他真的有一種“造物主”的感覺。他雖然一直躲在山里,但是他卻能知曉天下之事。
而且鬼谷子總能讓各國之間的局勢按照他的意思來變動,仿佛在他眼里,各國和百姓不過是玩具而已。
兩千年,四個人,五百年一位。從明朝到現在,也差不多就是五百年了,為什么我們還沒有見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奇人”呢?
其實,現代社會已經沒有奇人了,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奇人。就像諸葛亮留下的一句話:我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何人?劉伯溫當然算不出后人是誰,因為后世壓根就沒有奇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