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職工e家)在新疆西北邊境的阿拉山口口岸,狂風常年呼嘯,自然環境極為惡劣。但就在這片戈壁之上,有一位年輕人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實現了令人驚嘆的職業蛻變。他就是劉玉新,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高級電工,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奮斗篇章。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故事。
2016年,劉玉新懷揣自學掌握的電工技術和滿腔熱情,加入了阿拉山口聯裕醫用紡織有限公司。剛入職,他就迎來巨大挑戰——參與全流程全自動紡紗設備電氣安裝。作為電工門外漢,他沒有絲毫退縮。向老師傅虛心求教、鉆研技術原理、繪制線路圖、夜以繼日敷設電線……48天里,他和團隊完成了一半生產線的安裝,并成功實現試生產,創造了全球該型設備的最快安裝紀錄。與此同時,他也憑借出色表現順利拿下初級電工證書,向著夢想邁出了第一步。
阿拉山口氣候極端,夏天酷熱、冬天嚴寒,十級以上大風是常態,這給公司生產帶來極大困難。前紡車間曾因低溫無法正常生產,劉玉新帶領電工組多次實驗,在風道增裝變頻風機,回收后紡余熱,不僅解決生產難題,每年還為公司節省20余萬元供暖成本。
他深知安全生產是企業命脈,因此主導創建了電機預防性保養制度等安全管理體系,并始終堅持“逢停必查、查必細致”的工作準則。疫情期間,他舍小家為大家,獨自承擔領取員工餐盒的任務,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風雪中艱難前行,還推遲母親手術,只為保障公司穩定生產。在他的帶領下,班組安全生產事故率降至最低。
2023年夏天,劉玉新帶領團隊攻克研粉進口電磁閥維修難題。通過用國產閥膜替代進口件,并在高溫車間反復試驗70萬次,成功維修了近3000只報廢進口電磁閥,為公司節省260多萬元。
劉玉新始終牢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面對未來,他計劃帶領班組鉆研電工行業前沿技術,在智能化設備維護和節能創新方面尋求更大突破。他用行動證明,平凡崗位也能成就非凡,在戈壁灘上,劉玉新的逐夢腳步永不停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