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姐姐,看看我的代碼哪里出錯了呀?”
“小宇姐姐,我考上重慶師范大學了!”
“小宇姐姐,我找到工作啦!”
在重慶市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墊江職教中心”)的校園里,學生們對歐小宇這個親切的稱呼,已經延續了三十年。
作為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計算機類專業課教師的歐小宇,同時也是“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裝配調試”高級考評員、重慶市職業院校信息技術教學研究中心組成員、重慶市教育評估監測專家等。雖身兼數職,工作角色也在不停地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她教書育人的初心。
“小宇教學”系統1.0:新設備接入,初為人師的適配期
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還是稀罕物。當時,正在大學學習物理專業的歐小宇因興趣選修了計算機課程,這個看似偶然的選擇,卻成為她人生的重要轉折。“那時候縣城里沒有計算機老師,而我正好滿足縣里的招聘條件。”歐小宇回憶道。經過縣教委嚴格選拔,她成為墊江職教中心第一屆計算機專業教師。
這個選擇在當時并不被理解。談及那時的心境,歐小宇坦言,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朋友們知道她在中職教書后,都會問怎么去那里了。“那個時候,職業教育在社會認知中處于邊緣地位,社會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不夠。但我始終堅守三尺講臺,堅信職業教育大有可為。”這份堅守,正源自于她的教師家庭——父母都是老師,從小耳濡目染,“我連做夢的時候都是在當老師。”歐小宇笑著說。
歐小宇第一次站上講臺的經歷,可以說充滿戲劇性。為了給學生們留下好印象,她特意穿上了最正式的粉色西裝套裙,還精心扎了兩個麻花辮。但到了課堂,她手心里攥得都是汗,講課時也因太投入,在寫板書后退時,在講臺邊緣沒站穩,不小心摔了下去。“就像第一次連接的計算機外部設備,總會有接觸不良的時候。可是摔倒后學生們善意的笑聲,反而讓我放松下來。”
歐小宇早期的教學經歷就像在調試程序。帶第一屆學生時,她采用的是最直接的“打直球”式幫助,沒有過多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當時,聽說班上有個男生家庭困難,就從家里帶雞蛋等在教室里直接給他,結果發現這個學生滿臉通紅,嘴里含混不清地諾諾地說著什么,一邊擺手一邊往后退。“我以為這樣能幫助他,沒想到反而傷害了他的自尊。”這個“程序bug”讓歐小宇明白,關愛學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小宇教學”系統2.0:“明暗雙線”工作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歐小宇獨創了“明暗雙線”工作法。明線是讓班干部每周總結匯報班上的情況,暗線則是讓學生寫周記,以此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剛開始有學生排斥,但后來他們看到我每次回復的內容,比他們寫的還多,而且言語懇切,就什么都肯告訴我了”。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學生,可以通過他們了解班級動態。正是這套方法,讓歐小宇能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需求。
對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歐小宇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會以往屆學生的真實前程為例,告訴大家不管是升學還是就業,只要肯學就一定有出路,讓他們對職高生的前途充滿信心。”歐小宇的課堂生動活潑,當發現學生精力不集中時,她會立即穿插故事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個別學生開小差,她會用回答問題或者進行實操示范等進行善意提醒。同時,歐小宇還自創抽簽小程序,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展示機會;實施分組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學和小組互學來激發學習熱情;實施多元評價,不以分數論英雄,重視學生的增值評價和過程評價。她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對他們循循善誘,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并愛上學習。“當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展示操作步驟時,其他的學生心里就會想,他成績比我還差都會,那我肯定也能學會。”正是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最優算法。
在歐小宇的悉心指導下,無數職教學子的成才夢被點燃,學生們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蘭明強、徐輝、胡禮杰獲得2021年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賽項(中職組)一等獎,郭晏池、童富豪、胡涵凱獲“中國銀行杯”2023年重慶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大數據技術應用”賽項一等獎。在她的學生中,每年有二三十名能升入重慶市本科院校進行深造,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的也大有人在;她的學生中,有大學教師、有銀行行長、也有企業主管。她讓她的學生用實力證明,職教學子同樣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這些成績,正是對歐小宇因材施教、人人皆可成才理念的最好印證。
“小宇教學”系統3.0:系統升級,輸出價值,連接未來
歐小宇的職業發展軌跡印證了厚積薄發的道理。從校級優秀教師到市級名師,從墊江縣職業教育歐小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到重慶市市級教學創新團隊主持人,她自己形容這一過程是一步一步、點滴積累地螺旋式成長。作為名師工作室的“主機”,她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教師:“我始終相信,真誠付出終會得到理解。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身邊的同事,讓更多人理解并支持職業教育。”歐小宇的堅持感染了許多人,也讓她身邊的老師開始像她一樣用職教情懷去愛去奉獻。她所帶領的計算機教研組,還在2023年獲得了“全國巾幗文明崗”的光榮稱號,讓更多的職教學子走向光明未來。
作為歐小宇的第一屆學生,已經從西南大學畢業、現任墊江職教中心高二七班班主任的周永建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歐老師一直都很有激情。”周永建坦言,自己能夠重返母校任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歐小宇老師的引導:“歐老師一直帶著我,讓我從什么都不懂到熟悉職業教育的各項工作。”
當被問及如何用三個詞總結自己的執教生涯時,歐小宇沉思片刻,目光堅定而溫柔地回答道:“職教老兵、厚生樂教、匠心垂范”。這12個字,恰如她最擅長的代碼,簡潔卻飽含深意。作為“職教老兵”,她親歷了職業教育從備受質疑到蓬勃發展的過程;“厚生樂教”是她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書寫的教育哲學——那些深夜批改的作業、自創的教學方法、對每個學生的用心良苦,都是最好的注解;而“匠心垂范”則體現在她帶領團隊時的一絲不茍,如今已經50歲的她依然帶頭組隊參加市級教學能力比賽,帶領團隊鉆研國家級、市級課題等,這些,都是她專業追求的真實寫照。
歐小宇對未來的規劃很簡單:“希望自己鍛煉好身體,如果學校和學生需要我,我能多執教幾年,領著更多的青年教師躬耕職教,為社會輸出更多自強自立的有用人才。”
從最初那個會因為緊張摔下講臺的青澀教師,到如今從容駕馭各種教學場景的名師,歐小宇用三十余年的時光,完成了教育生涯的“系統升級”。同時,她也始終保持著那顆關愛學生的初心,正如她常說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資訊)
文/扶明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