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失業了。
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沒有存款、非技術專業、非名牌大學畢業……每一個單獨拎出來寫一寫都是當下自媒體標題黨可以吸引流量的標簽。
現實雖然很殘酷,但卻也是如今各行各業不得不面臨的窘境。
這個朋友曾經也是一腔熱血投身熱愛的工作,期間經歷過跳槽、異地換工作,從熟悉的媒體工作轉行到不熟悉的醫藥及教育行業重新開始,一度也成為時代洪流中的弄潮兒。
身處異鄉,我也常常欽佩他重新開始的勇氣和毅力。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也在南方城市安家,繼續工作,期待從三年口罩中再次轉換賽道,可是,偏偏這一次在中年的時候,遭遇了失業。
據說是和前公司鬧得很不愉快。在這家重新開始的初創公司里,他也想有一番作為,一度想通過自己的經驗積累和不輸年輕人的拼勁和闖進再度從中年開始走完接下來的工作直至退休。
自媒體的工作不斷讓人充滿活力,卻也是分外折磨身處其中的每一個打工人。
數據、內容、熱搜、點擊率、轉化率、傳播效率以及影響力,都成為考核每一個自媒體打工人的刻板數據。加上各個短視頻媒體的火爆以及規則,從文字內容到視頻創作,考驗著每一個自媒體人本來就日漸衰弱的神經。
這個朋友經常加班、熬夜,導致的失眠和時而心悸胸悶,讓他常常有一種失真的幻覺——
在追求以上考核指標的前提下,有很多時候,那些考核數據的變化又是非人力及本人意愿可以控制和扭轉的,他也常常和我探討一個問題——
每一個人到中年的打工人這樣拼命究竟是為了什么?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嗎?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轉而再引申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命題——
這個世界究竟是不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所謂的自媒體工作,所謂的數據考核,如果都停止,那這個世界究竟會不會變好,還是會變得更壞?
答案因人而異,卻又有著屁股決定腦袋而不同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每天哼哧哼哧耗費腦細胞寫出來的文章、拍出來的視頻,在點擊發布的那一刻,仿佛是完成了一項神圣的使命,接下來就是盯著上文中羅列的數據開始每月的考核和績效結算。
最終,你會發現,當工作中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那些少得可憐卻又是很多自媒體人極度追求的數據變得虛無縹緲,卻又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時候,一切都似乎變得非常扯淡。
搭上健康的籌碼,最終換不來一個MCN公司包裝出來的網紅悲情人設的流量來得更兇猛和頗具好感。
假如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那最該做的就是祛魅。
有同行發帖吐槽:
這個祛魅的過程能讓我們打破以往的那種濾鏡,瞧見世界更真實的模樣。這世界可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完美無缺,看著光鮮亮麗的外表里頭,其實也常常漏洞百出。曾經特別敬仰的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接觸之后才發現他們也是邊摸索邊干活;曾經特別向往的都市精英生活,真正體驗過了才明白,也跟普通人一樣充滿了疲憊和瑣碎。就像楊絳先生說的:“無論人生走到哪一級臺階,臺階下面有人仰望著你,臺階上面也有人俯視著你。你抬頭會自卑,低頭會自得,只有平視才能看清真實的自己。”
找個榜樣固然能給咱們帶來動力,但是可千萬得注意別過度崇拜強者,得認清現實,免得把自己給弄丟了。
還有不久前很流行的一個找工作“法寶”——
除了那些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其它工作都可以邊學邊干,而且還可以干得很好。
其中有多少水分,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很多工作其實根本沒有多大意義的時候,不妨轉換一個思路,既然大家都在這個舞臺上摸爬滾打,為什么我們不能以更加輕松、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呢?
當毫無意義的工作變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候再堅持堅持,或許會讓你贏得被動放棄的N+1,然后責任還不在你自己,最后你認清了現實的草臺班子之后,放棄其實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環球銀幕”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雖然裝得很好,但他們也都是草臺班子……》,引用了美劇《搖尾狗》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總統深陷猥褻未成年少女的超級大丑聞,怎么辦?只能搞個超級大新聞來分散公眾注意力。
現實不僅如此,更是不斷如法炮制卻又讓人對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更加深信不疑。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一線康復機構特教老師。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