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員工要是開不起車、住不起房,那就不配在我手下干活。”
這一番言論,來自一個95后年輕老板。
他叫吳同,靠賣襪子走上了人生巔峰,從負債千萬到年入3億,單月賣出3萬雙爆款,6家電商店鋪沖進行業前10,只用了4年時間。
說起襪子,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不起眼的小物件,卻沒想到有如此大的體量。
這個名叫吳同的小伙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995年出生的吳同,畢業于浙江金華的一所大專院校。
畢業后,他進入了寶娜斯襪業工作,憑借之前運營個人淘寶店鋪的經驗,成為公司一名天貓店鋪運營人員。
因為出色的工作能力,4年時間,他做到了線上業務總經理的位置。在此期間,寶娜斯業績直線飆升,線上業務規模從0漲至數億元。
但是,不甘心只做一個打工人的吳同,心里始終有一個創業夢。
于是,2020年,吳同向寶娜斯借款1000萬元,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
并“押”上自己后半輩子:如果這1000萬還不上,就繼續給寶娜斯“打工還債”。
就這樣,義烏可斐服飾公司成立了。
公司開業第一年,就做到了8000萬元銷售額,還清了1000萬元欠款;第二年,可斐的銷售額達到1.5億元;到了2024年,銷售額飆升至3億元。
團隊也從初創時的10個人,擴張到了近160人的規模。
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同質化產品,如何在一雙小小的襪子上面做文章,吳同可謂是奇招迭出。
創業第一年,吳同就做出了一款爆品“蹦迪襪”,上架一個月就賣出了3萬雙,風靡全網。
蹦迪襪,就是在漁網襪的基礎上,加入碎鉆,蹦迪的時候襪子在燈光下一閃一閃發光,很吸睛。
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吳同多次和團隊到酒吧里進行試驗,測試襪子在燈光下的展示效果。
他們發現,鉆石過多或過少都不好看,鉆石的大小和分布決定了襪子穿在身上的整體感覺,需要反復測試和試穿。
經過多次改良的“蹦迪襪”一經推出,就受到很多年輕女孩的喜歡。
這款不到30元的蹦迪襪,成本大概在10元,除去其他相關的費用,一年的利潤就達到千萬。
之后,可斐還推出了“高爾夫絲襪”,主打一個高顏值+防曬,同時針對運動人群易流汗的痛點,在絲襪上加入高性能材料,提高襪子的透氣性和干爽性。
正是因為善于對消費場景進行“創新設計”,吳同設計的每一款產品都能切準用戶,實現銷售暴漲。
看起來順風順水,但吳同的創業路上也走過彎路。
幾年前,韓國流行一種“彈力好”“顯瘦”的“QQ褲”,讓很多女孩趨之若鶩,吳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于是吳同和他的團隊對QQ褲進行了深度研究和拆解,同時加入自主設計,并對腰部和面料進行了升級。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他們打造出了一款“最符合中國女性身材比例的魔術褲”。
原以為上線之后必定大熱,沒承想卻翻車了。
也是那一次,吳同才發現,一味地跟風并不能決定一款產品的成功,關鍵是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要有自己獨特的賣點。
此后,他們又研發出了 小個子絲襪、菠蘿絲襪、腳型絲襪、功能船襪等各種功能和類型的襪子,成為絲襪界的流行風向標。
吳同認為,“創新”是一種風險投資,因為前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研發成本,去做一件未知成敗的事情。
而“代工”業務,技術含量不高,但是可以保障工廠的正常運轉。
因此,吳同選擇了兩條腿走路:靠爆品營銷提升利潤和知名度,用穩定的訂單,提供基本的運營。
電商出身的他,非常熟悉各個不同電商平臺的規則流程,但吳同把重心放在了1688上。
一開始,吳同的創業設想是做貿易商。但是后來他發現,做貿易嚴重依賴價格,快消品本身靠走量,利潤低,做中間商只會越來越難。
所以他選擇了C端和B端渠道混搭,保持高速平穩增長。
吳同認為,只有成為源頭工廠,才能在這個行業里拿到地位。因此,他以并購的方式占股一家襪業工廠,并全資興建了一家胸貼工廠。
在工廠中引入多個智能制造設備,如自動拼縫機,代替人工縫制。在AI的輔助分析下,降低新員工的入行門檻。
在吳同看來,壓低人工成本沒有出路,只有依靠智能制造優化全流程成本,才能提高制造效率。
如今,可斐的產品已不局限于襪子,而是涵蓋了內褲、文胸、乳貼等許多個內衣品類,成為該領域一匹強勁的黑馬。
襪子是個大市場。
作為快消品,中國人年均消耗襪子7.3雙,而在某多多平臺,去年就售出了驚人的47億雙!
浙江諸暨的大唐鎮,國內外知名的中國襪業之鄉,素有世界襪都的美譽。
因為襪子產業,家家戶戶都開著寶馬車。
“大唐襪機響,天下一雙襪”。
從2019年起,全球襪子產量的三分之一、全中國的70%,每年超250億雙的襪子,都來自諸暨大唐。
大唐襪業發展了40多年,一開始也是誤打誤撞,沒想到開辟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
1973年,草塔襪廠成立,一雙尼龍襪賣1.8元,超過做農民一天的收入。
于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做襪子的行業。
那個年代政策不允私人辦廠,人們就會想盡辦法暗箱操作。
比如低價回收廢舊的線襪機,再稍加改裝,就變成了尼龍襪機,而且操作簡單,一個人一臺機器便可開工。
因為沒有專門的賣襪子的場所,襪子生產出來以后,很多人就直接跑去杭金線和紹大線高速公路的路口,攀著車窗推銷給過路乘客。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襪子產業不斷壯大,早期靠著襪子走上富裕之路的不在少數。
截至2014年,大唐襪企的數量就已達到6000多家,從業人數超過10萬。
到了后來,襪子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很多人去大唐找工作。有一部分人選擇在襪企工作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后,就自己出來創業。
有人趕上了電商的風口,在淘寶的等電商平臺賣襪子,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人在擺攤時機緣巧合,接觸到一個國外客戶,把襪子賣去了國外,由此打開了國際市場。
有人深耕精品襪子和高價襪子,在低價橫行的同行中,憑著精湛的工藝,和質量合格證,生意不斷,產值破千萬。
無數個吳同,在這里上演著通過努力和智慧致富的故事。
歸根結底,在如今商業環境趨于飽和的時代,光有一個大的市場還不夠,而是要在細分的賽道里,找準產品的獨特定位,把差異化特色做到極致,才能異軍突起,引領市場。
參考資料:
天下網商:95年小伙負債千萬,靠賣絲襪1年還清,如今年入3億
鳥哥筆記:靠賣純色棉襪年銷3億 他能否從襪子界織出中國“優衣庫”?
紡織全產業鏈電商:去中國襪子王國,做三毛錢的“大生意”
作者:胡南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