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界的兩位明星少女全紅嬋與陳芋汐,近期因升學選擇再度成為公眾熱議的中心,全紅嬋入讀暨南大學(211),陳芋汐選擇了同濟大學(985)。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名滿天下的奧運冠軍全紅嬋,為何選擇了相對“低調”的暨南大學?這背后的原因,比大家想象的更復雜。
奧運光環下的“不解”?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特殊,從小投身體育訓練,文化課學習的時間與精力自然無法與普通學生同日而語。
圖片來自于網絡
國家給予保送大學的機會,既是對他們卓越貢獻的肯定,也是為他們退役后的轉型發展鋪設道路,可路怎么選卻是一個學問。
全紅嬋,這個被大家親切稱為“嬋寶”的女孩,給人的印象一直是純真率直,她不止一次表達過對家庭的眷戀,甚至覺得未來回家陪伴家人、帶帶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番話聽來樸實,卻也折射出她自7歲離家訓練以來,缺失的家庭溫暖與陪伴,她這次被保送的暨南大學位于廣州,地理上靠近她的家鄉湛江。
無論是飲食習慣還是氣候環境,都更為熟悉,不僅如此,田徑名將蘇炳添目前擔任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副院長,有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前輩在校,對于初入大學的全紅嬋而言,無疑能在心理上提供極大的慰藉與支持。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種感覺,好比普通人在陌生城市打拼,若有熟人照應,心中便多了一份安定,而陳芋汐,這位上海姑娘,家庭文化氛圍濃厚,父母皆為知識分子,所以選擇上海的同濟大學也不意外。
回家便利是顯而易見的優勢,況且同濟大學的運動訓練專業在國內也屬頂尖水平,運動員也是普通人,長期在外訓練比賽,對故土的思念是人之常情。
圖片來自于網絡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人關心,全紅嬋的文化成績,甚至還有人懷疑,全紅嬋是不是因為成績不好,所以進不去985呢?
成績單的B面:跳臺之外的“偏科”困境
有人會問,廣州也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這樣的頂尖985高校,以全紅嬋奧運冠軍的身份,難道不夠格嗎?這就觸及了另一個現實層面——文化基礎。
圖片來自于網絡
大學招生,即便是針對體育特長生的保送,也并非只看金牌數量,文化成績是一道不容忽視的門檻,越是頂尖的學府,對此要求也越高。
全紅嬋在跳水領域是無可爭議的天才,她的水花控制技術堪稱完美,然而對于文化學習,她本人也曾坦言并非強項,早年接受采訪時甚至流露過“以為練跳水就不用學習”的真實想法。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份坦誠,也間接反映出她在文化課上可能確實不那么突出,這就像我們常說的“偏科”:全紅嬋的“專業課”(跳水)是頂尖水平,但“文化基礎課”或許稍顯遜色。
如果硬將其置于一個對文化課要求極高的學術環境中,學習壓力過大,不僅她自己會感到吃力,甚至可能挫傷自信。
圖片來自于網絡
暨南大學雖然是211院校,但在體育領域,尤其在華南地區,其影響力不容小覷,并且在培養體育特長生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能夠為全紅嬋提供更為適宜的學習節奏與支持體系。
與之相比,陳芋汐在文化學習方面則展現出更為均衡的發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在緊張的訓練之余,并未荒廢學業。
圖片來自于網絡
她能用流利的英語直接接受外媒采訪,甚至可以充當全紅嬋的“小翻譯”,這種“專業課”與“文化課”雙優的特質,無疑拓寬了她的選擇面,也讓她更能適應同濟大學這樣的頂尖高校的學業壓力。
跳板之外的人生賽道各異
運動員的競技狀態與身體發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微妙因素,全紅嬋年少成名,近幾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
圖片來自于網絡
身高的增長和體重的變化,對跳水動作的完成度與穩定性都會帶來新的挑戰,以往輕松掌握的動作,現在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適應和調整。
近期的部分比賽中,她也確實出現過輸給陳芋汐的情況,這并非說明她有所懈怠或退步,而是身體發育帶來的自然規律,幾乎是每位跳水運動員都必須經歷的階段。
圖片來自于網絡
陳芋汐的身體發育期相對而言可能更為平穩,競技狀態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當然這絕非決定性因素,奧運冠軍的頭銜本身已具備足夠分量。
其實選擇哪所大學,也間接透露出兩位年輕運動員對未來的不同設想,全紅嬋更顯戀家,目前來看,她對跳水之外的教練、管理等職業角色似乎并未展現出濃厚興趣。
圖片來自于網絡
她或許更向往一種相對輕松、自由的生活狀態,在離家較近的大學里,愉快地度過校園時光,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畢業后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真的像她所說的那樣回家開個小賣部,或者圍繞家庭開展一些工作,這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圓滿,對她而言,“開心”與“自在”的重要性,或許超越了頂尖學府的光環本身。
圖片來自于網絡
而陳芋汐,性格更為沉穩,學業基礎扎實,英語能力突出,這些都為她未來在體育領域向更深層次發展(如教練、裁判、國際體育組織任職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濟大學所能提供的平臺與資源,無疑能為她打開更廣闊的視野,說到底,大學僅僅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站。
圖片來自于網絡
全紅嬋與陳芋汐,這兩位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在跳臺上是配合默契的黃金搭檔,在生活中也是親密無間的好姐妹。
如今她們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意愿,選擇了不同的大學,開啟了嶄新的人生篇章,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賀與祝福的事情。
圖片來自于網絡
普通人習慣于用學校的排名和名氣來衡量一切,但對于運動員本人而言,哪所學校更“適合”自己,遠比其“名氣更大”來得更為關鍵,畢竟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參考信息
“全紅嬋擬保送”上熱搜!院長蘇炳添回應……
環球時報2025-05-07
名單公示!全紅嬋、盛李豪、黃雨婷擬保送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5/0616:12:22
上大學了!陳芋汐已至同濟大學報到
環球網2024-08-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