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左三)在工作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鵬,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政協委員,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獲202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挺直的腰板,干練的身形,精煉的話語,目光如炬又睿智從容。“這就是我印象中外科醫生的樣子。”很多初見王鵬的同事及患者都會這樣說。
1971年夏出生的王鵬,從小生活在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的職工宿舍。在醫學之家的耳濡目染下,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學習醫術、救死扶傷的種子。“小時候總是會偷偷去翻看那些醫學書籍,可是怎么也看不懂書中的意思,不明白醫生用的針為什么是彎的。”王鵬笑著說,洋溢著夢想成真后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立醫者心:初心如磐 跋涉求索
“擇一事”是初心理想,“終一生”是如磐信念。1994年,王鵬正式踏上了從醫之路。2012年,一次患者術后復診,“面目猙獰”的傷口讓他感到羞愧——羞于手術技藝的瑕疵,愧于無法解決病患心理上的傷痛。當時國內三孔腹腔鏡手術技術已日臻成熟,但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卻鮮有報道。那段時間,王鵬沉迷于探尋更便捷、更優質的手術方式,遍尋中外有關文獻,大膽嘗試不同的縫合手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醫學院圖書館內的一本《單孔腹腔鏡手術操作技術》吸引了王鵬。單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疼痛輕的特點,經臍手術可以做到無傷疤,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完美”手術范式。那段時間,王鵬廢寢忘食,與書籍相伴,同資料為友,想盡一切辦法請教老醫生、老專家。經過精心研讀、反復揣摩、不懈訓練,同年4月,王鵬開展了南通市首例“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前10例手術特別困難,當時還在摸索階段,不知道如何避免器械‘打架’,每一臺手術時長都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因為長時間手術,筋疲力盡癱倒的畫面仿佛就在昨天。“而現在,每臺手術平均只要5至10分鐘。”王鵬眼里充滿了光亮。
踐醫者行:精益求精 盡展風采
2014年1月,王鵬完成了單孔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相比膽囊摘除,疝修補手術的難度要高出許多,術中涉及更多重要的血管神經,并且需要單手縫合。但這些都無法阻擋他攻堅克難的勇氣、精益求精的目標。
事實上,王鵬對精湛單孔技術的追求從未改變。2019年,由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主辦的中華地區腔鏡疝修補手術視頻大賽中,王鵬演示復發疝的“單孔腹腔鏡TAPP術”,憑借嫻熟的腹腔鏡技術和近乎完美的術后腹壁無疤痕效果,以初賽(蘇皖賽區)第一名和中區決賽一等獎的成績入圍總決賽,并獲二等獎。2021年,王鵬通過直播展示了11臺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11臺疝修補術,給業內同行、廣大網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臺上用時短一分,患者痛苦少一分。”這是王鵬對醫者勞動價值最樸素的詮釋。10余年來,王鵬與單孔疝手術技術共成長,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個人單孔腹腔鏡疝手術比例高達95%,領先國際水平;腹腔鏡下精準肝癌切除幾乎零出血;膽囊癌根治、門脈高壓斷流術、兩孔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膽道修補術等開展得心應手;率先在醫院完成被譽為肝膽外科技術“珠穆朗瑪峰”的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而在醫院引進達芬奇機器人后,王鵬也第一時間投入學習,并迅速在臨床開展機器人輔助下的肝臟、胰腺手術,率先在江蘇省完成機器人輔助部分脾切除術,多次協助小兒外科完成高難度的肝膽外科手術。
目前,王鵬團隊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已超8000例,涉及膽囊、疝、闌尾、肝囊腫等多種疾病并不斷擴大適應證,完成了合并有各種復雜情況的單孔疝修補術。
在追求自身醫術進步的同時,王鵬亦不忘深耕科研和教書育人。他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課題,在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積極承擔南通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外科教學工作,參編《腹外疝手術學》及《疝外科手術學》,執筆的《單孔腹腔鏡腹股溝疝手術規范化操作中國專家共識》等成為行業技術標桿。
傳醫者藝:履職盡責 服務為民
近年來,崇川區政協深入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2018年開始,王鵬便籌劃舉辦“單孔腹腔鏡全國學習班”,并為貧困患者實施免費疝修補術,讓“小切口”雕琢“大醫道”造福更多的患者。他連續參加三屆亞太疝外科大會,作大會主題演講,多次在全國和省內普外科學術會議上作主旨發言及手術演示。此外,他獲聘江蘇省醫學會疝與腹壁外科后備人才培育基地首批導師,榮獲2022“科創江蘇”生命科學領域創新組一等獎。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王鵬積極參加政協活動,堅持把群眾的“關鍵小事”當成履職的“頭等大事”。
在“提升醫聯體服務水平”專題協商會上,他提出了優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布局、支持公立衛生服務站建設、落實民辦衛生服務站監管責任等具體建議,相關對策轉化為職能部門的工作舉措。在“嵌入式養老推進”民主監督活動中,他提出了要建立集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于一體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模式,有效助推民生實事落實。在委員讀書活動中,他圍繞弘揚張謇愛國企業家精神作分享交流,推動委員思想進步、履職增效。他撰寫的《優化醫療機構感染控制管理的建議》《加強城市道路以外停車亂象管控的建議》等提案由區委、區政府領導領辦督辦、跟蹤問效;他報送的《降低造血干細胞治療成本惠及更多患者》等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協錄用。
“大醫精誠,以宏慈善。”這是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院訓,也是醫者仁心的執著,同時也可視作醫衛界政協委員王鵬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寫照。
通訊員:洪欣
記者:江迪
文字編輯:張園
新媒體編輯:洪琳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