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的關稅額度,這怕不是要從根本上切斷與中方的雙邊關系?特朗普手里握住的“修羅劍”真不怕抹了自己的脖子?
俗話說:“偷雞不成蝕把米”,特朗普并不敢說在明面上,說要對中方征收上千的關稅額度,畢竟245%的關稅之后,目前美方各方面的產業布局已經是苦不堪言。
既然在中國這里撈不著好處,賺不回本,特朗普懸著的“關稅劍,直接扎向東南亞地區的光伏產品,據美國商務部所釋放的消息來看。
這一回特朗普是真的要拿起“關稅劍”了,準備向柬埔寨光伏產品征收3521%的關稅,排在之后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分別征收819.32%、375.19%、34.4%的懲罰關稅。
明面上看這四個上千額度的關稅是針對東南亞四國,實際究其根本,東南亞四國的光伏產品發展至今繞不開中國,目的就是摧毀中方在柬埔寨等國家的光伏產業布局。
然后當光伏產業在東南亞倒臺之后,特朗普認為光伏產業鏈一定會回歸美國本土,為何這樣說呢?根本原因是美國是光伏產業的進口大國。
而進口來源地是東南亞四國,可眾所周知,東南亞四國的經濟發展都依靠中方市場,本國內生產的科技產品大多都跟不上世界標準。
想要在光伏產業分一杯羹,就繞不開中國科技這個“龐然大物”,嚴格意義上來講,美國話130億美元進口的光伏產品,其實大多數都是由中國生產制造和研發。
而且,美國進口光伏產品的總量,東南亞國家能占到快80%,現如今關稅數字往上累加已經毫無意義,為何特朗普還要揮舞手中關稅棒直指東南亞,難道是想和中國暗地里一較高下?
特朗普在某些事上的認知還是具有一定政治意義,他這一舉動完全是延續了美國的老傳統,畢竟從奧巴馬當政時期,美方就在計劃在光伏產業給中方制造困難。
當時民主黨總統的想法是,光伏產業產業鏈從中國挪出去就好了,可惜共和黨總統特朗普不這樣認為,如果想要美國重新崛起,光伏產業鏈必須回流美國。
想要徹底逼光伏產業回流,關稅戰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然而現實是,自從克林頓想將中方當成美國一個人的服務市場時,這件事便已注定,美國想要回流,需要重新揚帆起航。
用行政手段去干預,只會是自掘墳墓!究其根本是,美方現在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反觀中國企業,光伏產品的部分零件成本只有幾分錢。
美國政府非常擔心在沒有關稅戰的情況下,中方的光伏產業會不會侵占整個中國市場,進而波及到美國在全球的能源產業布局。
各方擔憂之下,美國率先想了一個補救措施,用錢去砸光伏產業,希望能給點力,可惜翻開21世紀的美國工業歷史來看。
現如今美方想要恢復上個世紀的直接出口,無疑是癡人說夢,因為產業“空心化”的太厲害,只剩下一些虛擬產業,隨便拿出來一個圣誕樹,背后都會寫著中國制造。
當然,美國想要在東南亞懸掛起關稅利劍,我方一點都不怕,在東南亞的產業鏈被切斷,我方還可以和其他國家合作,除非美方能在短時間找到替代品,徹底杜絕中國光伏產品的流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