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國博弈,老一輩人總會提到冷戰那會兒,美國硬生生把蘇聯給拖垮了。現在呢,有些人盯著中美關系琢磨:美國當年能熬死蘇聯,是不是也能用同樣的招數收拾中國?
這話聽起來挺有道理,但真這么簡單嗎?2021年,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在一次國際會議上給出了答案:“中國不是蘇聯,也不會走蘇聯的老路。”這話不偏不倚,站得住腳,讓人不得不服。
美國與蘇聯的冷戰歷史
冷戰這事兒,得從二戰剛結束說起。1945年,歐洲硝煙散盡,美國和蘇聯從戰友變成了對手。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拋出個“杜魯門主義”,說要遏制共產主義往外擴散,還搞了個《馬歇爾計劃》,拿錢幫歐洲國家重建,順便拉攏人心。
蘇聯不甘示弱,1955年弄出個華沙條約組織,把東歐國家綁一塊兒,跟美國的北約對著干。這倆陣營就這么杠上了,軍事上較勁,經濟上掰腕子,連意識形態都得爭個高下。
冷戰最顯眼的就是軍備競賽。美國和蘇聯都憋著勁兒造武器,核彈頭越攢越多,導彈射程越飛越遠。蘇聯那時候可真下了血本,軍費占到GDP的15-20%,工廠里坦克導彈流水線似的往外吐。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蘇聯地中海艦隊96艘船浩浩蕩蕩開出去,跟美國三艘航母叫板,那氣勢不得了。可這背后呢?老百姓日子苦哈哈,面包還得排隊搶。蘇聯經濟就靠重工業撐著,輕工業稀里嘩啦,根本養不活自己。
美國呢,玩得更聰明。他們軍費也不少,但經濟底子厚,還能搞宣傳戰。廣播里放著美國超市貨架滿滿當當,電視上演著好萊塢大片,蘇聯人看了眼紅心動。
到80年代,里根又整出個“星球大戰計劃”,說是搞太空武器,其實就是嚇唬蘇聯。蘇聯咬牙跟進,錢花得嘩嘩響,經濟徹底撐不住了。
除了硬碰硬,冷戰還有軟實力較量。美國推自由民主、市場經濟,蘇聯講共產主義、計劃經濟。
雙方都使勁兒往外滲透,美國搞“和平演變”,通過文化輸出讓蘇聯老百姓對政府不滿意。蘇聯也試著輸出革命,可惜效果差強人意。到最后,美國的宣傳占了上風,蘇聯內部人心散了。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一宣布辭職,蘇聯就正式沒了。咋回事兒呢?經濟爛得沒法看,民族矛盾炸了鍋,政治改革還把自己玩砸了。
美國這邊呢,經濟壓、軍事嚇、宣傳攻,三管齊下,把蘇聯逼到了絕路。蘇聯解體那天,紅場上的國旗降下來,標志著一個超級大國徹底玩完。
中國跟蘇聯,差在哪兒
要說中國跟蘇聯有啥不一樣,先得看經濟。蘇聯那套計劃經濟,中央說了算,資源怎么分都得聽上面的,結果效率低得要命,工廠想創新都沒門兒。
中國呢,1978年改革開放后,學聰明了,市場經濟慢慢搞起來。私企、外資都放進來,經濟一下子活了。2023年,中國GDP穩坐世界第二,8000多萬人甩掉了貧困帽子。沿海工廠機器轟鳴,從手機到高鐵啥都造,活力不是蘇聯能比的。
政治上,蘇聯是權力一把抓,集中得過頭,沒啥監督,出問題沒人管。中國不一樣,共產黨管大局,但也在改,法治搞起來了,政府透明度也在提。
關鍵是,中國共產黨會自我調整,改革不停步,政治穩得住,社會也能往前走。蘇聯那會兒,改革一亂套,直接把自己整散了。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文化底氣足得很。老百姓對自己的根有認同感,過年過節熱熱鬧鬧,學校里還教古詩書法。共產黨還推文化復興,民族自信心強,外來的意識形態想滲透?沒那么容易。
蘇聯呢,多民族國家,內部矛盾多,文化也沒法擰成一股繩,到最后各民族都想單干。
外交政策上,中國講究和平發展,不愛管別人家的事兒。“一帶一路”搞得熱火朝天,修路建港,跟各國做生意,互利共贏。中國還提“人類命運共同體”,說大家一塊兒解決氣候、疫情這些大問題。
蘇聯呢,冷戰時到處插手,搞擴張,結果樹敵太多,孤立了自己。
李顯龍的公道話
李顯龍這人,背景不簡單。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是他爹,從小家里就聊政治。他念書厲害,劍橋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拿了一等榮譽學位,還在美國學過軍事戰略。
回國后,先在軍隊干到準將,32歲就當上新加坡最年輕的準將。1984年轉到政壇,2004年當上總理,干了20年,2024年才退下來。
他治國有一套,把新加坡從個小島國帶成經濟強國。金融危機時穩住經濟,疫情時控住局面,外交上跟中美都處得好。他懂中國,華裔背景加上常年觀察,讓他對中美關系看得透。
2021年,有人問李顯龍:“美國能像拖垮蘇聯那樣打敗中國嗎?”他沒繞彎子,直說:“中國不是蘇聯,也不會變成蘇聯,更不會有蘇聯的下場。”
這話一出,全場鼓掌。為啥?他看透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外交都跟蘇聯不一樣,美國那套老辦法在這兒不好使。
專家也挺他。美國有個教授叫托馬斯·克里斯滕森,說中美競爭跟冷戰不一樣,沒那時候的軍事聯盟和意識形態對壘。
《新聞周刊》也講,把中國當“新蘇聯”來遏制,純屬瞎判斷。李顯龍這話,不是隨便說的,是有根有據的。
中美關系這幾年,復雜得要命。經濟上,兩國是大買賣伙伴,但貿易戰、技術戰也打得火熱。2018年,美國對中國商品加關稅,雙方你來我往,2020年簽了個第一階段協議,可緊張勁兒沒散。
科技上,5G、AI、芯片,誰都想搶頭籌,美國還老制裁中國企業。安全上,臺灣、南海、朝鮮半島,摩擦沒停過,美國在亞太加兵力,中國堅決護主權。
中美關系有競爭也有合作。合作上,氣候變化、疫情、經濟治理,這些全球問題得一塊兒干。競爭上,價值觀、國家利益分歧大,美國把中國當“對手”,想拉幫結派,中國則推和平發展,反對霸權。
李顯龍這話說得公道,中國不是蘇聯,美國想照搬老辦法對付中國,怕是行不通。中國有自己的路,走得穩當。李顯龍用他的經驗和眼光,點出了這事兒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