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沉勁三部法,從彎腰尋沉、站樁延沉到行拳貫沉,為習練者提供了一條循序漸進的修煉路徑。 通過特定動作 與意念引 導,幫助大家感受身體的沉勁,逐步領悟太極拳 的精髓。
彎腰尋“沉”
起始,兩腳與肩同寬,立身中正,放松身心,思想入靜。接著,緩緩向前彎腰90度,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前,想象兩臂從肩關節脫開。隨后,腰胯左右擺動或轉動,帶動兩臂如鐘擺自由擺動,此時兩臂僅靠自身重量下垂,不用絲毫力氣,用心體會手發脹及兩臂似灌水銀般的沉墜感。
待有明顯沉重感后,兩臂保持松垂與沉重,慢慢起身。若起身后感覺不明顯,重復彎腰動作,直至尋得感覺。
站樁延“沉”
站樁時,先做到心靜體松,百會虛領,下頦微收,頸項松直,松肩虛腋,寬胸圓背,命門后塌,垂臀圓襠,屈膝微蹲。兩臂緩緩抬起,合抱于胸前呈抱樹狀,兩手間距一拳,兩大拇指虛領勁,兩肘下垂低于手肩,肘彎大于90度。兩眼平視,嘴微閉,舌舐上腭,呼吸自然,全身從頭到腳依次放松。
隨后,運用意念喚起彎腰時兩臂的沉重感,并將其從局部擴展至全身。從頭部開始,逐節下沉,想象頭部、頸部、肩臂、胸背、腰腹、胯腿、踝腳的肌肉依次下墜,反復用意念導引,速度要慢,靜心感受。
行拳貫“沉”
當站樁在靜態下尋得沉重感后,將其融入行拳之中。
行拳時,通過周身放松尋找手臂沉重感。起初手臂可能發酸,再抬時會覺沉重,這意味著肌肉力減少,沉重感增強。讓這種感覺作用到肩,通過松肩使手臂沉重感經肩部傳至脊椎,再通過松腰,使腰以上身體重量沉于胯部。
接著通過松胯,將胯以上重量傳至腿部,實現腰襠勁下沉,最后松腿腳,使腳以上身體重量沉至腳底,仿佛生根,此時會有一股力量從腳底升騰,充盈全身,向上拔起。這種向上領起的感覺會加深全身向下松沉的體驗,助您領會“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拳意。
總之,沉勁三部法需循序漸進,在靜中求松,松中尋靜,松中覓沉,沉中保松,松要徹底。持之以恒、用心體悟,方能練就太極拳剛柔相濟、周身一家的上乘功夫。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