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北京修水庫時發現永琪墓穴,打開后證實一個百年傳言。
1958年,為了解決北京的水資源不足問題,人們決定挖掘密云水庫,可誰知挖著挖著,挖出來大事情了。
工人注意到,有一塊地方很難挖掘,就算是緊急調撥工程機械也無法前進分毫,這立刻引起了專家的注意。
因為根據之前的勘探結果,密云水庫一帶不可能出現大量堅硬的巖石,出現了這種問題就只有一種可能性,這些堅硬的巖石地帶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很可能會有一座古墓,而且規模極為巨大。
結果果然如人們所想,這里居然是乾隆皇帝第5個孩子榮親王永琪的墓穴。墓穴的設計極為精巧,同時占地面積極大。
最令專家難以理解的是,這座墓穴里面居然還同時埋著另外兩位王爺,只是這兩位王爺的規格就遠遠不如永琪了。這其實也能證實了一個傳言,當年乾隆確實有將永琪立為太子的打算,不然不可能會給他如此高的待遇。
永琪從小就接受嚴格的宮廷教育,懂得漢語,蒙語和滿語三種語言,又極為擅長騎射,可以說是諸多皇子中極為難得的文武雙全人才。
1763年乾隆在圓明園遭遇失火而陷入危險,是永琪將乾隆背出了火場。從那個時候起,乾隆對這第5個兒子更加刮目相看,并賦予了他“榮親王”的稱號。而榮親王的“榮”字,就是對其當時救駕大功的肯定。
這時永琪已經是乾隆面前最紅的皇子,其他大臣嘴上不說但已經很清楚,未來皇帝之位必然是永琪的。而永琪又極為謙虛謹慎,只要他不犯大錯,那就沒有嘉慶什么事情了。
只可惜永琪死得太早了一些,他患上了骨髓炎,在那時候根本就是絕癥,25歲時便離開了人世。
乾隆每次想到永琪的時候都極為悲痛,為了表達自己對永琪的喜愛,他賜給永琪的墓穴中超規格的待遇。
永琪墓穴中出品了大量的寶石,珍珠等等,品質和數量在清朝王爺中是數一數二的。
陵墓位置也找了最好的地方,可以說依山傍水,明顯就是有風水大師做過勘測。有人觀察過清朝其他王爺陵墓的位置,沒有一個王爺的陵墓能和永琪的相匹敵。
陵墓被挖掘后,這些珍貴的文物應該是被存放于往承德市去的穆家峪鎮宮上村。能看到兩通碑記高大,極為少見,還有漢白玉雕刻的橋板,可惜的是在80年代初期被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