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蹲在田頭吧嗒旱煙,望著灰蒙蒙的天直嘆氣。
他記得上回這么密集的雨,還是去年入秋那會兒,可眼下才五月初。5號夜里那場雨來得突然,河北豐南的雨量計直接蹦到59.
8毫米,把村里老人都驚住了——這可是當地最早的暴雨日。田里的麥苗正拔節,往年這會兒都靠抽水澆地,老天爺先來了場"急雨"。
可氣象站的喇叭接著又響了:8號還有更大的雨等著呢。這次的西風槽跟發了狠似的,拖著冷空氣往南鉆,中東部氣溫要跌4 - 6度。
南邊的副熱帶高壓也沒閑著,帶著暖濕氣流往北沖,倆家伙碰一塊兒,怕是要"大鬧天宮"。村里的李叔掰著指頭算:五月下暴雨,擱老輩人嘴里可是"稀罕事",咋今年連著來?
手機里的天氣預報翻了又翻,歐洲數值說北京南部可能下超100毫米,美國的也差不離,都是大暴雨的架勢。要知道華北五月平均月雨量才30多毫米,一場雨頂一個月,這能不讓人心里打鼓?
村東頭的大棚戶老王坐不住了,連夜檢查塑料布的繩結,生怕大雨掀了棚頂。
鎮農技站的小張趕來叮囑:"別光盼雨,得防著強對流,去年鄰村就吃過雷暴的虧。
"這話讓大伙又緊張起來:雨是好雨,可要是帶著大風雷電,莊稼可扛不住。
再看5號那場雨,雖說雨量猛,可范圍零散,好多村就滴了幾滴,這回預報說從華北到華南都有雨,真能這么廣?有經驗的老農嘟囔:"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還是多備點沙袋保險。"氣象員在廣播里解釋,這回靠的是江淮氣旋"遠程送水",就像臺風外圍給遠處送水汽,原理差不多。
可老百姓聽不懂這些,只知道手機上的降雨圖紅成一片,北京天津都在大雨圈里。我瞅著這預報心里直打鼓,咱種地的最怕老天爺"急眼",可也盼著這場透雨能解旱情。去年冬天到現在,地里的裂縫能塞進手指頭,小麥拔節正缺墑,這場雨要是穩當下來,秋糧能省心不少。
但凡事怕個"過"字,雨水太急太猛,低洼地容易澇,剛開花的果樹也怕打落花苞。村口的大槐樹下,幾個老漢湊一起嘀咕:"早年有句老話'五月暴雨賽虎狼',如今有天氣預報,咱得學會跟老天爺'商量著來'。"說歸說,各家各戶還是忙開了:通溝渠的通溝渠,加固棚架的加固棚架,連村里的小學都把體育課改到室內了。
最讓人懸心的是數值預報的分歧,歐洲說北京南,美國說天津中,到底哪兒雨最大?眼下還真說不準。這就好比下棋,老天爺的"棋路"難琢磨,咱們能做的,就是把準備做到前頭。
望著天邊漸漸聚起來的云,老張把旱煙往地上一按:"管它下多大,咱先把該做的做了,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吧。
"這場五月的雨,帶著罕見的勁兒,敲打著華北的土地,也敲打著每個農人的心頭。
它是及時雨,也是警示鈴,讓咱知道,種地靠天,但不能全由著天,多留個心眼,總沒錯。末了還想說,這天氣越來越讓人摸不透,往后的日子,怕是得更留意老天爺的"臉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