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后悔上了清華,當時我就該去北大醫學部學醫。我當時的分數比北大醫學部高了好幾十分,上北大醫學部綽綽有余,而且還是提前批。
雖說現在關于中日友好醫院的討論很熱烈,但我覺得學醫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是條很好的出路。
學醫的優勢
? 就業選擇靈活:學醫的發展空間可高可低。成績好的可以去北大醫學部、復旦大學等院校攻讀醫學博士。雖說北大醫學部的醫學博士想在北京的醫院當醫生,如今難度較大,但除北京外,國內其他地方肯定會把他們當作高端人才引進,各種安家費之類的福利肯定不會少。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去各類醫學院學習護理、牙科等醫學專業,將來找工作也很容易,社會對此類人才需求大,收入也比較可觀。
? 待遇與地位高:醫生不僅待遇好,社會地位也高。就北京來說,我感覺醫生的地位甚至比公務員還高。在北京,公務員到處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公務員有求于醫生,而非醫生求公務員。和在互聯網公司當程序員相比,醫生的地位更是高很多。程序員就算年薪百萬,其社會地位和人脈資源也根本無法與醫生相比,而且程序員還面臨35歲被裁員的風險。說實話,要是你有當程序員的學習能力,學好醫學完全沒問題。
? 獨立性強:學醫獨立性較高,主要是提升自身技能服務患者。只要醫術高超,就不用依靠領導升職加薪。和金融等吃資源的行業相比,學醫更適合沒背景、沒關系的普通家庭。畢竟救死扶傷是社會剛需,不用靠維護領導關系來保住工作。
當然,學醫也有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學習辛苦,周期長。不過在如今學歷貶值的大環境下,讀碩讀博已成為大眾普遍的選擇,又有哪個專業學習周期能既短又輕松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