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新聞網訊(本版內容 記者 徐 填 版式設計 記者 包靜怡)打面、一醒、分割、整形、二發、烘烤……昨天一大早,在蘭溪市蘭蔭路一家甜品店的烘焙房里,彌漫著奶油與雞蛋交織的誘人香氣,店主張倩正在忙碌地制作今日份面包和甜品。
張倩從小喜愛甜食,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甜品師。2014年,她下決心去寧波拜師,跟著師傅學做蛋糕手藝。“初學手藝的日子,遠比想象中艱辛。打奶油時,手臂要不停地攪拌,裱花時,每一個動作都要精準無誤,稍有偏差就會影響整個蛋糕的美觀,一天算下來,基本12個小時都在忙。但是,因為對甜品的熱愛,咬一咬牙還是堅持下來了。”張倩回憶起多年前的時光不禁感慨,“當時的我覺得,學手藝哪有不累的,只要撐過這段時間,后面的路才會平坦。”
一年半的學徒生涯結束后,張倩帶著滿腔熱情回到蘭溪,開啟了創業之旅。“現在想想當初做學徒的時候還是挺幸福的,創業才是最累的。”張倩說,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店鋪生意慘淡,連續數月虧損。為了將這家店做好,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上面,甜品原材料的選擇、進貨、制作、營銷、拓客等方面她都親力親為。“開店做生意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一直堅信,只要我把甜品的口感、新鮮度、‘顏值’都做好了,就一定會有顧客”。
經過多年的努力,張倩的甜品店生意越來越好。如今,店里每天制作的甜品、面包種類共有四十多種,能賣出200多個,蛋糕平均每天銷售5個,各類甜品擺臺訂單不斷。“商鋪開業、寶寶宴、周歲、婚禮……我們每年能做五六十場甜品擺臺,過年的時候蛋糕市場需求量是最大的,大年三十前一天要做100多個蛋糕,店里三四個人,根本來不及,每年都是做通宵才能趕出來。”張倩欣慰地分享著自己的成果,現在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說明她做的甜品是被市場所認可的。
一杯奶茶、一塊蛋糕,好像成了當代年輕人下午茶的標配。“我經常來她這里買甜品,味道新鮮,奶油甜而不膩,很符合我的口味,一星期至少吃上三四次,每次吃甜品心情都會變好。”顧客黃麗表示,甜品治愈了自己的味蕾,她已經成了這家甜品店的忠實粉絲。
當下,甜品市場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創新和進取,才能保持競爭力。“做甜品,光有手藝是不夠的。時代在變化,人也需要更新,我會經常出去進修,利用線上資源調研甜品市場風向。”張倩說,她也會自己去設計甜品款式,將傳統甜品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推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新品,如融合了蘭溪特色水果的楊梅、桑葚蛋糕,造型新穎的慕斯甜品等,以此滿足不同甜品愛好者的需求,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甜品帶來的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