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來成都打卡會被哪個攤位攔住?
杜甫的茅屋居然要集齊三顆印章才能參觀!
當傳統研學變成沉浸式闖關游戲,這群10后小學生正在用最潮方式解鎖家鄉文化密碼!
隨著蜀韻嘉年華的落幕,成都圣菲學校用一座“蜀韻游樂園”結束了這有趣有料的體驗,那么這座“蜀韻游樂園”的潮點都在哪里呢?
◎從攤主到游客
都主打一個沉浸式體驗
◎四川娃逛四川園
再合適不過了
根植本土,花開世界。
圣菲學校長久以來構建的蜀韻融合課程堅持將家鄉文化基因融入學習中,并通過趣味化、兒童化的方式展現。
◎蜀韻成果展精彩掠影
課程結束后,我們利用各班級課程成果展的攤位組成好玩兒的“游園闖關游戲”,讓孩子不僅能玩兒,還能在玩兒中成長學習。
那么花仔們能通過這一場“蜀韻游園”,獲得哪些成長呢?
當一年級萌娃為發揚“藍曬文化”集體打造文創周邊,當六年級學霸用李白經典語錄制作"手賬貼紙"——這場游園會本質是場"美育+財商"的硬核實戰!
孩子們用數學知識計算攤位黃金三角區,用美術思維設計投票互動裝置,在"文化攤主"身份中解鎖:原來綜合素養不是課本概念,而是把知識變成讓人挪不開眼的"爆款單品"!
◎好看又好玩兒
每一位小游客都能逛得開心
"快來解題!彭鎮的第一家老茶館是哪個?"三年級的小掌柜們,硬是要把彭鎮老街宣傳個夠。
當“小游客”們對蜀山模型興趣濃厚,四年級的哥哥姐姐們開啟了他們的科普時間。在這場雙向溝通中,表達不是單口相聲,而是讓知識在對話中"裂變傳播"!
◎為了吸引小游客們的投票幣
小攤主們各出奇招
當闖關地圖變成"巴蜀文化副本",當印章數決定"文化段位",孩子們徹底化身"知識狩獵者"!
五年級"都江堰水利奇跡"項目中,孩子們為收集水質數據,自發組成"生態偵探社";六年級"名人直播間"里,小主播們還原李白斗酒詩百篇,細數蘇東坡的美食人生!
這場游戲化學習證明:當知識穿上"闖關戰袍",再古老的文化都能讓人"上頭"!
◎有趣的闖關模式
讓小花仔們樂在其中
一座蜀韻游樂園看著仿佛只有游戲的熱鬧,但背地里又藏著不少老師們的“教育暗線”——
項目制學習:
從市場調研(同學偏好分析)到產品迭代(根據投票調整展陳)。
美學覺醒:
各展位的色調搭配從攤位物件擺放到攤主穿搭都有精心的設計。
社交破壁:
害羞小孩為推銷泡椒雞腳,根據“小游客”特變變換營銷技巧。
心流體驗:
完成游園闖關的挑戰蛋,激發花仔們持續的探索欲。
當我們在操場復刻都江堰水利模型,當孩子們把杜甫草堂變成"文創案發現場",讓武侯祠故事化作"社交貨幣”。
這場能力進化早已突破校園結界。讓我們準備好接收這群"五育全開"的文化小戰士!因為在花田,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