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倆公司因弄丟員工檔案引發爭議(主題)
法官提醒單位應妥善保管勞動者人事檔案(副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周倩)近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召開“瀕臨退休人員勞動爭議案件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記者注意到,其中兩起典型案例中的用人單位均因未妥善保管勞動者人事檔案引發勞動爭議。
其中一起案例顯示,1965年出生的張某于2024年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確認其與某公司于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該公司稱,張某主張的勞動期限距今已過20余年,經公司核對,時任相關人員早已離職,公司也幾經搬遷,相關材料均無法查實。訴訟中,張某提交加蓋該公司印章的會員證。法院依申請至檔案館調取張某曾參與項目的檔案材料,經核實后判決支持了張某要求確認勞動關系的訴求。
另一起案例中,1950年出生的張某在2010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因人事檔案丟失無法辦理退休手續。直至2016年,經查證張某的檔案由某單位接收,但該單位稱因時間久遠,經辦人員已經退休,未找到張某的檔案材料。法院判決該單位應支付張某人事檔案丟失的損失。
法官提醒,勞動者應當及時關注自己的檔案流轉情況,臨近退休前更應主動了解社會保險繳納情況。用人單位作為檔案材料的保管方,在勞動者人事檔案流轉過程中負有承前啟后的責任,應當妥善保管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留存檔案流轉手續,讓檔案材料“有跡可循”。
據介紹,2022年至2024年,該院審理涉及50~60歲臨近退休年齡勞動者的案件在全部勞動爭議案件中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為快速化解此類案件糾紛,西城法院聯合政府職能部門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宣傳,從“被動化解”轉向“主動預防”,積極宣傳典型案件,發揮類案裁判的示范指引作用,做好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