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不愧是南亞火藥桶,前幾天印巴空中較量的熱度還未退去,原以為吃了虧的印度空軍會有所收斂,沒想到5月7日凌晨,雙方竟然直接爆發了大規模空戰。
根據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發布的信息,凌晨時分,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3處地點發射了導彈,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傷或失蹤。這次行動隨后得到印度國防部證實,按照印度方面所說,印軍在這次行動中使用了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巴基斯坦空軍隨后進行了反擊。
根據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剛最新的議會通報,巴空軍確認在反擊中擊落7架印度戰機,包括5架戰斗機和2架無人機。5架戰斗機分別為3架陣風、1架蘇30MKI、1架米格29,擊落這5架飛機的是殲10CE戰斗機。他還表示所有參與行動的巴基斯坦戰斗機均安全降落。印度方面對己方戰機被擊落的事情未做回應,但一度宣稱擊落一架巴方JF17-block3戰斗機,后來又不了了之。
在作戰中,雙方互相打輿論戰是常態,所以無論哪一方單獨宣布的信息都只能作為參考。但網絡上曝出了大量和此次空戰相關的圖片與視頻,按照這些網絡信息,印控克什米爾和旁遮普等地至少有4處墜機地點,其中1處墜機地點發現了掛載米卡導彈的陣風戰斗機掛架。因此,我們可以據此推測印度空軍應當至少損失了4架戰機,并且其中至少有1架為陣風戰斗機,而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block3目前沒有戰損的直接證據。
那么巴方所說5架戰斗機均為殲10CE所擊落是否完全屬實呢?我們先拋開巴基斯坦官方信息不論,對巴空軍構成和直接看到的證據進行分析。
首先,巴基斯坦是否像二二七空戰那樣出動了F16C/D戰斗機?巴基斯坦空軍現在裝備的戰斗機主要有殲10CE、JF17系列和F16C/D,其中殲10CE、JF17-block3配備PL15E空空導彈,F16C/D配備AIM120C空空導彈,都具備極強的超視距作戰能力,理論上這3款戰機都有可能是擊落印方戰機的裝備。但近幾年隨著殲10CE戰斗機成為巴空軍的絕對主力,F16戰斗機已經逐漸轉向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另外,根據巴基斯坦與美國簽署的關于F16戰斗機的《最終用途協定》,巴方不能將F16戰斗機用于克什米爾地區的進攻性作戰,美國會通過核查巴軍彈藥庫存及飛行記錄進行監督。當然,巴方未必會遵守這項協定,比如在2019年的二二七空戰中,印度就指責巴空軍違規使用F16戰斗機。而且,按照巴方說法,在5月7日的空戰中,巴方是對印度空軍的空襲行動進行反擊,因此也可以說是防御性作戰,不是進攻性作戰。所以,雖然概率不大,但我們并不能完全排除F16戰斗機參戰。
但反過來,卻有證據能夠證明巴方動用了PL15E空空導彈或者HQ9BE防空系統。印度旁遮普邦的墜機地點位于巴廷達空軍基地相距約20公里處,該基地部署的正是陣風戰斗機。這次恰好就是在這里發現了陣風戰斗機的米卡導彈掛架,這個墜機點距離印巴邊境約有80-90公里。此外,還有一處發現米格29殘骸的墜機地點位于雙方邊境或實控線約90-100千米處。按照巴基斯坦官方所說,交戰期間,印巴雙方戰斗機都沒有越過國境線和實控線,這就意味著巴方是在100公里之外發射了空空導彈或者防空導彈將印軍戰斗機擊落。
根據公開信息,AIM120C射程約為100公里,這樣的交戰距離已經達到其極限射程,命中陣風和米格29的概率不大。而PL15E射程為145公里,HQ9BE射程更是達到200公里以上,這2款裝備都有能力在100公里開外擊落敵機。
這說明,至少有1架印軍陣風戰斗機和1架米格29戰斗機是被PL15E或者HQ9BE防空系統擊落。如果是PL15E取得戰果,那么理論上殲10CE、JF17-block3都有可能。雖然JF17-block3因為發動機推力不足,難以在近距離格斗中抗衡陣風戰斗機,但別忘了他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達到200多公里,搭配PL15E空空導彈,在超視距作戰條件下完全有能力擊落陣風,米格29就更不在話下。當然,考慮到綜合作戰性能,殲10CE擊落印度戰機的可能性無疑最大。
此外,巴外長還表示已經向我國外交部通報了殲10CE戰斗機擊落印軍戰機的消息。外交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巴方如果只是出于宣傳需要,完全沒必要向我國正式通報。所以,綜合來看,巴方宣布的5架印軍戰斗機均由殲10CE戰斗機擊落的信息應當屬實,擊落的印軍戰機架數也基本可靠。
曾經對于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許多人都有一種仰視的心態。比如陣風戰斗機,搭上配套設備和附加條件,印度單機購買價達到3億美元,而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殲10CE戰斗機,單價只有幾千萬美元。但即使如此,許多國家對陣風依然趨之若鶩,而對殲10CE戰斗機則心生猶豫,懷疑性能不足,質疑缺乏實戰經驗等等。總之,潛意識里覺得西方裝備一定最厲害。
但俗話說,戰場才是武器裝備性能的最終檢驗場,只有通過實戰角逐,才能判斷究竟誰家的裝備更優秀。從這個意義上講,5月7日的印巴空戰或許會成為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因為它讓全世界看到,我國出口的殲10CE戰斗機和PL15E空空導彈性能完全不輸西方陣風戰斗機與流星空空導彈,甚至比之更加強大,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已經站在世界一流梯隊。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我們的對外軍貿或許會經此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通過2019年和這次的印巴空戰,印證了兩個事實。一是體系化作戰是空軍戰斗力的根本。巴基斯坦正是通過以中式裝備為主,打造體系化作戰力量,才能在與印度空軍的屢次較量中占據優勢,而像印度那樣不成體系的萬國造只能單打獨斗,無法形成整體作戰能力。二是超視距空戰才是未來的主流空戰形式。
巴空軍在兩次空戰中都是使用中遠距空空導彈擊落印度戰機,并沒有進入近距離格斗。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最近頻繁試飛的那片“銀杏葉”了,會不會它正是充分圍繞超視距空戰理念打造的未來空戰利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