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江蘇一5歲男孩被查出重金屬中毒,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還頻繁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
追問后發現,問題竟出在他家用了大半年的鐵鍋上!
原來,媽媽聽說“鐵鍋能補鐵”,花20塊買了一口廉價鐵鍋,沒想到這鍋是用工業廢鐵加工的“毒鐵鍋”,重金屬嚴重超標。
長期使用后,孩子體內積累的鉛、鉻等毒素,直接影響了生長發育。
這并非個例。
央視多次曝光“毒鐵鍋”黑幕,一些黑心作坊用廢棄化工桶、工業廢鐵制作鐵鍋,成本僅十幾元,卻以“低價健康”的噱頭流入市場。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哪些鐵鍋是絕對不能碰的“健康殺手”?
01、工業廢桶做的“毒鐵鍋”:重金屬超標幾百倍
危害等級:★★★★★
央視暗訪江西某鐵鍋作坊時,發現成堆的廢棄化工桶被剪開壓成鐵片,再泡硫酸去味,最后拋光成“嶄新”鐵鍋。這些桶原本裝的是二氯甲烷、異丙醇等劇毒化學品,殘留的鉛、砷、鎘等重金屬在高溫下會滲入食物,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肝腎損傷、智力下降甚至癌癥。
如何辨別?
聞味道:新鍋干燒時有刺鼻酸味或塑料味,可能是硫酸浸泡殘留。
鹽水測試:鹽水浸泡24小時后變渾濁,說明重金屬析出。
02、三無鐵鍋:連廠家都不敢認的“隱身鍋”
危害等級:★★★★☆
這類鍋沒有QS認證、生產廠家和檢驗報告,屬于“三無產品”。
小作坊為逃避監管,往往在合格證上造假,甚至用假公章蒙混過關。由于缺乏質檢,鍋體可能含雜質鐵銹,炒菜時氧化鐵(銹)被人體吸收,損傷肝臟。
避坑技巧:
查標識:正規鐵鍋必有廠家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缺一不可。
拒流動攤販:農村集市、直播間低價甩賣的“雜牌鍋”風險最高。
03、價格低到離譜的鐵鍋:成本10元,害人一輩子
危害等級:★★★★☆
一口合格鑄鐵鍋成本至少60元,售價通常在100元以上。
而“毒鐵鍋”用廢鐵皮壓制,成本僅10元,賣二三十元仍有暴利。這類鍋輕薄易變形,受熱不均易糊鍋,還可能釋放工業油殘留的苯類物質。
避坑教訓:
市場價對比:低于50元的鐵鍋慎買,尤其是宣稱“鑄鐵”卻輕飄飄的。
算成本賬:廢鐵桶收購價50元/個,能做8-10口鍋,單口成本僅5元。
04、異味刺鼻的鐵鍋:有化學殘留
危害等級:★★★☆☆
新鍋開箱若有塑料味、酸臭味,可能是加工時用了劣質工業油防銹,或硫酸浸泡不徹底。這些化學物質遇高溫會分解成甲醛、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輕則頭暈惡心,重則損傷呼吸道。
自檢方法:
干燒試驗:空鍋燒熱后異味加重,立即停用。
看顏色:劣質鍋顏色暗沉(深灰或黑),優質鍋光澤均勻。
05、輕薄如紙的鐵鍋:一摔就有坑,一熱就變形
危害等級:★★★☆☆
合格鐵鍋厚度至少2毫米,而劣質鍋僅1毫米左右,敲擊聲沉悶(優質鍋聲音清脆)。
這類鍋用廢鐵皮一體壓制,導熱差、易糊鍋,高溫下還可能釋放雜質。更危險的是,破損后有害物質直接混入食物。
選購標準:
測厚度:鍋底朝天,手指頂住中心敲擊,振動越大質量越好。
看工藝:表面有淺紋屬正常,但焊接口明顯、邊緣毛糙的不要買。
美家指南小課堂:如何選一口“靠譜鐵鍋”?
除了要記住上面的幾種鐵鍋之外,大家在選擇炒鍋的時候,最好是按照下面的原則去選。
1、根據使用習慣選。比如熟鐵鍋和鑄鐵鍋,在重量、導熱效果等方面有明顯差別。
2、不要貪圖便宜,更不要選擇一些雜牌子或者小作坊。
3、認準產地或者大品牌:比如產自章丘的鐵鍋,采用手工捶打的方式制造,鍋體厚重耐用,品質上有一定保障。
參考資料:央視新聞、澎湃新聞、搜狐網等媒體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