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國經濟迎來了一個大麻煩,美債市場出現了44年來最嚴重的崩盤,全球金融圈亂成一團,白宮的電話都被憤怒的商界大佬和普通老百姓打爆了。
這場風暴的根源是特朗普在4月2日拋出的“對等關稅”政策,直接把市場炸了鍋,導致美國國債被瘋狂拋售。
后來到了4月9日,特朗普突然改口,說對75個國家暫緩90天實施這個關稅,但唯獨對中國加碼,加征21%的關稅,總稅率飆到125%。
這事兒完全是特朗普自己拍板定的,白宮內部都蒙在鼓里,典型的“一言堂”作風。
這事兒是怎么開始的
2025年那會兒,全球經濟本來就有點搖搖欲墜。
特朗普2024年再次當上總統后,一上來就盯著貿易這塊兒不放,想通過強硬的關稅政策給美國制造業撐腰,縮減貿易逆差,順便逼其他國家在談判桌上低頭。
4月2日,他在白宮玫瑰園放了個大招,宣布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外國商品收至少10%的“對等關稅”,而且還根據各國跟美國的貿易逆差定了更高的稅率,有的甚至超過100%。
他管這天叫“解放日”,說是為了保住美國工廠、減少財政赤字。
可這政策一出來,全球立馬炸了窩。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齊刷刷跳出來反對,說這是明擺著跟多邊貿易體系對著干。
中國、歐盟、日本這些大經濟體也沒閑著,馬上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全球股市嘩啦啦往下掉,金融市場一片慌亂。
更要命的是,美國國債市場也跟著遭殃,投資者開始甩賣美債,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徹底沒了信心。
市場亂套,美債崩盤
“對等關稅”一公布,金融市場就跟炸了似的。4月2日當天,道瓊斯指數一開盤就狂跌1500點,創下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慘的單日紀錄。
科技股因為靠全球供應鏈吃飯,直接被打趴下,納斯達克指數跌了快10%。按理說,股市跌的時候,大家會去買美國國債避險,畢竟這玩意兒號稱全球最安全的資產。
可這次不一樣,投資者居然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債。
數據擺在那兒,3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政策公布后三天內從3.5%躥到4.1%,漲了60個基點。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連著兩天往上竄,到了4.0%。
這說明啥?說明大家對美國經濟的長期信心沒了,害怕關稅政策會把通貨膨脹搞起來、經濟增長慢下來,甚至擔心美國政府還不上債。
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國這種受關稅沖擊的大國,明顯減少了美債的持有量,市場雪上加霜。
中國手里握著超過1萬億美債,是美國最大的外國債主,雖然官方沒承認,但市場傳言中國可能會拋售美債報復,這消息一出,投資者更慌了。
到了4月8日,美國財政部拍賣500億的3年期國債,結果需求慘淡,認購倍數只有1.8,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
這下國債收益率又被推高了,市場對美債崩盤的恐懼徹底爆棚。專家都警告說,再這么下去,美國可能會迎來44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美債危機,全球金融體系都得跟著抖三抖。
白宮電話響個不停
市場一亂,美國國內的壓力也炸了。商界大佬、金融專家、普通老百姓全都往白宮打電話,發泄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罵這個關稅政策搞得太離譜。
白宮的電話從早到晚沒停過,接線員忙得焦頭爛額。摩根大通的老板杰米·戴蒙直接開炮,說“市場反應沒錯,這亂子完全可以不搞出來”。
巴菲特這種大佬也忍不住發聲,警告說關稅政策會讓美國老百姓和企業吃大虧。
與此同時,國內物價也開始頂不住了。關稅一加,進口東西的價格蹭蹭上漲,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直線飆升。
超市里進口商品的價格翻倍,大家開始搶著囤貨,怕以后更貴。農業和制造業也好不到哪去,出口市場縮水,工廠訂單沒了,裁員潮一波接一波。
艾奧瓦州種大豆的農民湯姆·威爾遜在緊急會議上就說了:“我們被夾在中間,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蘋果這種靠中國供應鏈的公司也喊話,說利潤要被砍一大截。
國內國外的壓力堆一塊兒,白宮不得不在4月9日早上開了個緊急會。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拿著一堆債券拋售的數據給特朗普看,想勸他改改政策。
可特朗普沒啥反應,反而跑到自創的社交平臺上喊大家買他公司的股票,說是要救市,結果市場根本不買賬,股價還是冷冰冰的。
特朗普“一言堂”放大招
就在市場和白宮都繃著弦的時候,4月9日下午,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臺上扔了個炸彈:“為了給美國企業喘口氣,我決定對75個國家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中國得額外加21%的關稅,總稅率125%。”
這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白宮內部直接炸鍋。據說當時美國貿易代表還在那兒為關稅政策辯護呢,看到這消息手里的文件都掉地上了,旁邊的人小聲嘀咕:“這老大到底咋想的?”
外頭一看就明白,這決定純屬特朗普自己拍腦袋定的,沒跟團隊商量,政策說改就改,妥妥的“一言堂”。
財政部長貝森特事后硬說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可CNN爆料說,有三個內部人士透露,特朗普改主意是因為美債拋售的壓力實在太大。
財政部內部對國債被甩賣的擔心是逼特朗普松口的關鍵。市場不信任,資金往外跑,特朗普也看出再不調整,美國經濟真要扛不住了。
這決定雖然暫時給部分國家解了圍,但跟中國的貿易戰算是徹底升級了。
4月10日,中國商務部馬上反擊,對美國商品加征84%的關稅,農產品、汽車、科技產品全中招。全球貿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美國經濟的前景還是霧蒙蒙的。
后續影響有多大
4月9日特朗普改口后,市場稍微喘了口氣,道瓊斯指數收回了800點跌幅,可債券市場還是沒穩住。
投資者對美國政策翻來覆去的態度心里沒底,國債收益率雖然降了點,但還是高得嚇人。
國際上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意見更大,歐盟和其他國家雖然因為暫緩關稅松了口氣,但對美國的信任已經掉到谷底。
國內這邊,特朗普的決定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共和黨內部開始分裂,有些議員公開批評他獨斷專行,說這搞壞了美國的國際名聲和經濟。
民主黨趁機猛攻,說特朗普就是“經濟災難的源頭”。民調顯示,他的貿易政策支持率跌到35%,政治籌碼少了一大塊。
到了7月,國內經濟惡化加上國際孤立,特朗普頂不住壓力,宣布逐步取消“對等關稅”,打算半年內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可這時候,美國經濟已經傷得不輕。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長率掉到1.2%,失業率升到5.2%,通貨膨脹率躥到4.5%。
股市雖然回暖了點,但離高點還差得遠,投資者信心要重拾起來,沒個幾年怕是不行。這場44年難遇的經濟風暴,成了特朗普政治生涯里抹不掉的一個黑點,反倒是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降反升。
結語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和這場美債崩盤,算是給全球貿易和政策決策上了生動一課。這事兒告訴我們,領導人在定政策時得好好掂量,不能光想著自己爽,國際合作也得顧上。
單邊硬干的后果,誰也算不準。特朗普的“一言堂”雖然一時看著挺霸氣,但最后還是讓美國經濟吃了大虧。
以后咋辦?在保住自己產業和維持全球貿易秩序之間找個平衡點,估計是各國領導人都得琢磨的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