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梁羅茜 記者 于露)日前,由南京大學文學院主辦的“曲夢戲中人”戲劇文化節在仙林校區藜照湖畔落幕。這場以《牡丹亭》與《仲夏夜之夢》為靈感的文化盛宴,通過深度互動設計、跨文化藝術融合與青年共創表達,呈現出一場打破時空、連接中西、充滿青春能量的校園文化盛宴,吸引逾千名師生參與。
本屆文化節以“戲劇游戲世界觀+模塊化體驗任務+沉浸式劇情”三重結構,顛覆傳統戲劇節框架,構建起覆蓋整個活動區域的互動主線。在這場被稱為“時空裂隙修復計劃”的文化冒險中,觀眾手持“雙夢通行證”,真正“進入了故事”。
有人俯身破解石階上的昆曲密碼,有人被精靈NPC拽進樹叢調解仙王夫婦爭吵,更有戲魂上頭的玩家在“記憶碎片”環節即興唱起“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通過“雙夢通行證”集章機制、多條劇情任務點、NPC角色互動,參與者被自然引導至各個空間節點,在探尋線索、完成挑戰的過程中,感受傳統與創意交融的獨特魅力。
10個手作與知識體驗展臺涵蓋中醫問診、古法香囊制作、精靈剪影繪制、金箔拼貼等內容,構成了一場融合視覺、聽覺、嗅覺等多重感官元素的“漫游盛宴”。
從對話到解謎、從實景演出到感官體驗,戲劇文化節不僅是展演的舞臺,更是“玩進去”“留得下”“帶得走”的文化奇境。在這里,每個參與者都在用自己的腳步上演“一出好戲”,也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達寫下屬于自己的注腳。
以湯顯祖《牡丹亭》和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為源頭,“曲夢戲中人”戲劇節展開了一場穿越語言與文化邊界的深度對話。
活動場地以南大中式園林為基礎,輔以自然綠植與帳幔布景,重塑“亭臺樓閣”與“魔法森林”的雙重敘事空間。五場實景演出輪番上演,從沉浸式劇情朗誦,到靈動精靈與唯美花神的巡游演出;從昆曲研習社傾情演繹的《游園·驚夢》,到莎劇愛好者帶來的戲劇新編,以情動人、以藝交心。
在本次活動中,玩家們既是“觀眾”,更是具備能動性的“共創者”,“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講一段經典”“第一次在解謎中理解杜麗娘的情感沖突”。
據了解,“曲夢戲中人”南京大學戲劇文化節是新時代青年對傳統文化“連續性、創新性、包容性”理解的真實展現。從《牡丹亭》到《仲夏夜之夢》,青年學子以創意和熱情修復了“時空裂隙”,在這場文化節中完成了一次對“愛與人性”的青春回答。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