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攝影報道
5月8日,成都市天涯石小學逸景分校銀杏樹下出現了一抹淡雅的青綠,一場別開生面的“艾”車“逸”起來愛心義賣會正如火如荼舉行。五年級各班同學正興致勃勃與家長代表一道向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邊車企員工、各年級家長、社區居民等來賓介紹著同學們親手制作的艾草汽車香囊掛件、艾草汽車手工皂、艾草汽車精油、艾草汽車洗潔精、艾草車載茶葉、艾草車染布品……
愛心義賣會
“這些作品看似簡單,背后卻連接著我們學校的兩大創新教育空間和跨學科教學理念。”學校德育主任熊瑞雪向記者介紹,“自2024年11月起,學校勞動和道德與法治學科組聯合開展了‘艾’車‘逸’起來‘勞動+’項目式學習活動,學生們在‘艾草園’和‘車世界’兩處跨學科學習空間中,發現汽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嘗試用傳統艾草解決現代汽車生活中的各類需求,這正是我校‘五育并舉—五育融合—五育共生’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
“這里不是一個博物館或展覽館,而是集博覽、體驗和創新為一體的學習空間。”熊瑞雪帶領記者步入“車世界”,這里配備了38臺科普設施與126件展品,分為“知中國”“觀世界”和“樂體驗”三個主題區域。
學生正在駕駛制作的簡易版汽車
在“知中國”區域,學生可以探索中國古代車輛發明和現代汽車工業發展歷程;“觀世界”區域講述全球汽車百年發展史;“樂體驗”區則包括室內多功能體驗教室和室外“田園車道”。
“老師們常面臨如何讓課堂更有創新性的挑戰。有了‘車世界’,我們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熊瑞雪主任舉例說,“比如數學課學習‘圓’的概念時,老師可以帶學生到這里測量輪胎;科學課學習動力原理時,可以通過汽車模型直觀展示;美術課設計車型時,學生能從展品中獲取靈感。”
車世界中的互動裝置
“我們發現,有些在傳統學科中成績不突出的學生,在涉及汽車知識的課程中卻表現得非常專業。”熊瑞雪說,“這些孩子生活在4S店環繞的社區中,對汽車有著天然的興趣。當這種興趣被教育系統認可和引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都大幅提升。”
活動現場
當前,學校已構建了“單學科—多學科—超學科”三級課程體系,確保“車文化”元素在單科教學中常態融入,在多學科教學中綜合推進,并依托空間資源開發個性化課程。如今,“車世界”跨學科學習空間,已成為學生們探索科學、培養興趣的重要場所,也是全國小學中罕見的以“汽車文化”為載體的創新教育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