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sir歡迎來到重案講說人。一名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兇造成一死一傷,逃亡33年杳無音訊生死未卜,警方無法找到兇手的照片和任何資料,追兇工作陷入僵局,誰也沒有料到,線索竟然就隱藏在一處被遺落的印記之中。那么這天究竟發生了什么,兇手最終能否伏法呢?接下來請大家跟隨民警的腳步一探究竟。
2021年1月1日,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公安局啟動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警方對往年發生的積案進行了梳理,一樁發生在31年前的懸案再次進入到專案組民警的視線之中。
1990年6月6日,芮城縣學張鄉上窯東村的村民劉德英剛剛從外面辦完事回來,正好碰見正在家門口等著自己的同村村民楊東紅,兩人說了沒幾句便發生了口角。這本來看起來只是一次普通的爭執,哪知道楊東紅卻突然從腰間掏出了一把菜刀,劉德英被砍傷后逃進屋去,楊東紅倉皇逃離,然而,這場悲劇并沒有就此結束。
劉德英的兒子劉學兵得知父親被人砍傷,便急急忙忙地騎著自行車去派出所報警,可是他在半路上卻正巧遇上了正在逃跑的楊東紅。砍傷父親的仇人就在眼前,劉學兵攔住對方就要理論,誰知楊東紅已經殺紅了眼,竟然再次揮刀相向,劉學兵血濺當場,眼看救不活了。
芮城縣警方接到村民報案后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勘查,被害人劉學兵倒在血泊之中已經沒了呼吸,行兇者早已逃得無影無蹤。目擊者確認犯罪嫌疑人就是村民楊東紅,事不宜遲,警方兵分多路,立即對楊東紅實施追捕。楊東紅作案之前留下了一封遺書,遺書上寫著:“我不想活了,活著也沒有意思,沒錢,老婆也不跟我過了,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死了算了。”楊東紅婚姻失敗,經濟拮據,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悲觀的情緒。楊東紅生活不如意,這到底和被害人一家有什么關聯?民警繼續深入調查之后,終于從村民的口中理清了雙方的恩怨。
1988年時,楊東紅與劉學兵的妹妹談起了戀愛,可是劉德英卻因為看不起楊東紅所以堅決反對,不僅如此,他還報警稱對方性侵了自己的女兒,楊東紅雖然被刑事拘留,但是警方因為證據不足并沒有對他進行處罰。風波沒過多久便暫時平息,楊東紅也和劉學兵的妹妹分了手,一年之后他與同村另一名女子結了婚,但是卻始終對劉家耿耿于懷。楊東紅婚后經常與妻子吵架,每次吵架就會遷怒劉家,他認為劉德英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弄得自己婚姻不幸,警方推測此人行兇應該就是為了了斷當年的那場恩仇。
從遺書上的內容來看這樁案件可能是一次有計劃的謀殺,犯罪嫌疑人在行兇之后有可能自我了斷,可是民警搜遍了上窯東村也沒有找到楊東紅自殺的痕跡,看來那封遺書應該是犯罪嫌疑人為了拖延時間便于逃跑而制造的假象。芮城縣南面緊鄰黃河,東西兩邊一馬平川,而北方則是植被茂密的中條山,楊東紅的妹妹家就在中條山腳下,他經常會去那里探親,對中條山的地形非常熟悉,警方分析后認為犯罪嫌疑人最有可能藏匿的地點就在中條山中。
中條山橫跨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連綿不絕,要想在那里找到犯罪嫌疑人的下落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再加上翻越山嶺之后就是公路,警方限于當時的偵查手段根本無法尋覓嫌疑人的行蹤,芮城縣公安局只能采取印發協查通報和走訪的形式進行排查,可是在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之后卻一無所獲。90年代案件頻發,警方有限的人手已經無力繼續追逃,案件檔案被封存,相關物證也進行了妥善保管,辦案民警始終堅信,隨著科技的進步,楊東紅總有一天會被繩之以法。
楊東紅這一逃就是三十多年,直到2021年芮城縣公安局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這樁案件終于被再次重啟調查。專案組仔細調閱了案件卷宗,重新進行了走訪摸排,民警對犯罪嫌疑人的社會關系進行深挖,可是在案發后的這三十多年里,楊東紅竟然沒有與任何親朋好友有過聯系,雖然如此,他們卻在走訪的過程中聽到了一個傳言。
據傳言,楊東紅于十年前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目前已經被執行槍決,民警立即趕赴河南對這幾十年間的命案進行梳理,他們逐一核查了死刑犯的身份,可是卻沒有發現符合犯罪嫌疑人特征的人員。剛剛得到的線索又再次中斷,可是傳言看起來又不像是空穴來風,專案組分析虛假傳言的出處很可能就是來自負案在逃的楊東紅,此人想要依靠散播謠言的方式來阻止警方繼續調查,徹底逃脫法律的制裁,辦案民警依然沒有放棄希望,可是案件的突破口究竟隱藏在哪里呢?
楊東紅家因為十分貧困,所以從來都沒有照過照片,以前的檔案管理不善,他的戶籍資料也不知去向,警方手頭只有犯罪嫌疑人曾經使用的身份證號碼,其余的信息基本為零,就連楊東紅的真實樣貌也不知道。專案組認為楊東紅此時很可能已經換了一個新的身份,他們意識到必須轉變思路,于是便將偵查的重點確定為尋找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民警對案件檔案進行了認真分析,終于從字里行間發現了新的線索。
劉德英于1988年時將楊東紅告到了公安局,盡管當時嫌疑人因為證據不足沒有受到刑事處罰,但是既然警方當時曾經立案,那么就一定會留下相關的記錄。辦案民警翻遍了1988年的所有案件卷宗,可是卻沒有找到那樁性侵案的案件資料,大家轉念一想,楊東紅當年曾被刑事拘留,看守所里應該會留下線索,民警在那里果然找到了嫌疑人入所和出所的記錄,可是卻無法找到詢問筆錄之類的文件。專案組分析當年因為證據不足,所以詢問筆錄沒有歸檔管理,他們抱著一線希望又將檔案室里未歸檔的資料全部翻找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民警終于在一本未歸檔的合訂卷宗里找到了那份詢問筆錄。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警方為什么會對詢問筆錄如此執著,原來,他們需要的是楊東紅的指紋,這份詢問筆錄的末尾留有楊東紅的簽名,簽名上還印有指紋捺印。案件調查至今終于出現了關鍵線索,來之不易的指紋立即被送檢比對,可是指紋比對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那份詢問筆錄所用的紙張是粗糙的稿紙,再加上時間已經久遠,指紋捺印已經模糊一片,根本不具備比對價值。專案組當然不會被困難擊倒,他們將指紋送到公安部,經過專家的處理,指紋的紋路終于顯現了出來,期待已久的比對結果終于浮現在辦案民警的眼前。
楊威,時年53歲,目前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多年前已經結婚生子,此人的戶籍信息里沒有1991年之前的資料,指紋又與楊東紅的指紋比對一致,就這樣,針對楊威的調查工作全面展開。
楊威的兒子曾因交通肇事留下了血樣,他的血樣與楊東紅父親的血樣相似度很高,警方基本確定楊威就是逃亡三十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專案組決定立即實施抓捕行動。2023年7月16日,辦案民警遠赴新疆哈密市伊吾縣的一個小鎮,他們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將楊威逮捕,當大家用芮城話詢問嫌疑人的姓名時,楊威頓時陷入了沉默。
楊威承認自己就是楊東紅,逃亡了33年的犯罪嫌疑人終于落網,2023年7月19日,楊東紅被押解回了山西芮城縣,可是他在面對審訊時卻總是以記性不好為由試圖回避供述案件細節。“既然你記不住,那么我們就帶你重回現場走一走”,’辦案民警隨即將他帶回了上窯東村進行現場指認。上窯東村此時已經物是人非,劉德英家因為33年前的那場血腥報復變得支離破碎,劉德英夫妻在悲傷中離世,院子多年無人居住,已經雜草叢生。
歲月確實會消磨掉很多記憶,但是楊東紅不可能忘記自己親手制造的人間慘劇,往事歷歷在目,他正在觸景生情之時,看熱鬧的村民中出現了一個老太太,民警詢問老太太認沒認出這個戴著手銬的人是誰,老太太搖搖頭、擺擺手便轉身離去。在指認完現場回去的路上,民警突然轉身詢問楊東紅知不知道那個老太太是誰,楊東紅只說有點眼熟,但是認不出對方的身份,民警接下來問道:“你真不記得了嗎?那可是你的母親啊!”楊東紅聽到這話之后就像觸電一樣渾身發抖,哭得泣不成聲,他在回到審訊室后對砍傷劉德英和殺害劉學兵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如實交代了案情經過。
楊東紅與妻子矛盾頻發,結婚沒過多久便鬧到了分手,他把自己不如意的感情生活全部都歸咎于劉德英對自己的誣陷,天天喝得醉生夢死。案發當天,楊東紅又獨自在家中喝悶酒,酒精上頭后更是感到絕望無助,他突然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寫下一封遺書后便拿著菜刀向劉德英家走去。楊東紅喝多了酒,頭腦根本不清醒,劉德英及其兒子劉學兵因此慘遭橫禍。
楊東紅回憶往事懊悔不已,就因為一時沖動,他毀滅了劉德英一家人的幸福,也毀掉了自己的一生。公安機關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樁案件的調查,犯罪嫌疑人終究都會難逃法網,梁sir在此奉勸那些在逃人員,千萬不要心存僥幸,盡快投案自首,無論你逃到哪里,公安機關都會將你緝拿歸案。2024年8月15日,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楊東紅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且限制減刑。我是梁sir,這里是重案講說人,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我們相約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