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對象小東(化名)自幼缺失父母陪伴,與爺爺奶奶以及小叔一家人共同生活。為減輕家庭負擔的同時便于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很長一段時間,小東都希望能從事外賣配送工作,尤其是當同齡人在社交媒體曬出“人生第一輛車”時,他卻因跨不過1680元的二輪電動車門檻,只能默默攥著畫滿擬定配送路線圖的筆記本。
要個性化教育幫扶,破解社區矯正對象就業“最后一公里”難題。為此,蓬江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在了解情況后,積極鏈接、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幫扶機制,聯合蓬江區德信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愛心企業騎行之家,通過“政府搭臺、社工介入、企業助力”的三方協同模式,為小東量身打造“一人一策”精準幫扶,打通職業發展的綠色通道,點亮其重獲新生的希望之光。
在莊重而溫馨的簽約儀式上,騎行之家黨支部書記羅偉峰與小東共同簽署了《免費租車幫扶服務協議》。這份承載著社會關愛的協議明確規定,騎行之家將為小東提供為期一個月的電動車免費使用權,將有效解決小東從事外賣配送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簽約現場,羅偉峰鼓勵:“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機會,更是一個重新證明自己的舞臺。希望你能把握機遇,在工作中磨練意志、提升技能,用實際行動書寫新的人生。”蓬江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負責人鼓勵小東珍惜這個機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和生活,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回報家人、回報社會;并對小東進行道路安全等法治教育。德信行社工中心總干事李德賢則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叮囑小東工作時要時刻注意安全,記得常與家人聯系。遇到任何困難,社工團隊都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為助力小東順利上崗,騎行之家不僅配備了電動自行車,還貼心地安裝了手機支架和外賣箱支架,并為小東提供電動車使用培訓、配送路線規劃、接單技巧等配套服務,確保幫扶取得實效。
在眾人的見證下,小東鄭重承諾:“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我一定會努力工作,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政社企”聯動式幫扶,不僅解決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實際困難,又以小見大向更多社區矯正對象傳遞了社會的溫暖關懷。回顧此次行動,蓬江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就業幫扶實現了“三個精準”:一是精準識別幫扶需求,針對小東的就業意愿提供支持;二是精準對接企業資源,發揮騎行之家的行業優勢;三是精準配套后續服務,建立長效跟蹤機制。
“下一步,蓬江區司法局將繼續深化與各界的合作,整合資源,不斷創新幫扶形式,為更多社區矯正對象鋪就回歸社會的‘陽光大道’,讓每一份幫扶都成為照亮新生的明燈,為構建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記者/羅霈 通訊員/吳艷芬,區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