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漢蹲在地頭擦汗,手里的醋壺晃得叮當響。六月的玉米葉子卷成筒,蚜蟲粘蟲黑壓壓爬滿稈,像給青紗帳蒙了層灰布。
隔壁王大哥直撇嘴:“老古董還信土法子,農(nóng)藥店里的殺蟲水都賣斷貨了,你這醋能頂啥用?”可李老漢不理這茬,攥著噴霧器就往地里鉆。
他說這法子是他爹的爹傳下來的,早年鬧蟲災(zāi)沒錢買農(nóng)藥,太爺爺就拎著醋壺在地里轉(zhuǎn),愣是沒讓蟲子啃光口糧。頭回噴完醋水,第二天地里就見了真章——葉子上躺滿翻肚皮的蟲子,像撒了層黑胡椒。
王大哥蹲在田埂數(shù)了半晌,突然撓著頭笑:“嘿,還真管用?這酸溜溜的水比農(nóng)藥勁頭還足?”更奇的是那片爛根病的地。
去年這塊地的玉米稈蔫得像面條,秋后收的棒子還沒別人家一半大。李老漢往地里澆了三遍醋水,黃葉子竟慢慢泛起青,稈子挺得像旗桿,到了秋天,棒子堆成小山。農(nóng)科所的技術(shù)員來測土,說醋水把土里的病菌殺了八成,連板結(jié)的地都松快了。
這下村子里炸開了鍋。有人揣著醋壺跟著學(xué),也有人直搖頭:“萬一濃度沒配好,燒了苗子咋辦?
農(nóng)藥說明書明明白白寫著用法,土法子終究是土法子。”要說配醋水,講究還真不少。
得用糧食釀的白醋,井水勾對最地道,自來水得曬半天去氯味。李老漢特意加了把紅糖,說這是“留味引子”,能讓醋勁在葉子上多待些時候。
噴霧器里十五升水,只兌兩瓶蓋醋,多一滴少一滴都不行。“晌午頭不噴,葉子曬蔫了經(jīng)不住;下雨前不噴,雨水一沖全白費;開花時輕著噴,別驚了花穗授粉。”李老漢掰著粗糲的手指念叨,像在說祖?zhèn)鞯膶氊惷胤健?/p>
算算賬更讓人心里透亮。五塊錢一瓶的醋能噴兩畝地,比農(nóng)藥省下百八十塊。
噴完的醋水滲進土里,沒半點藥渣子賴著不走,第二年翻地,土坷垃都軟和不少。打這以后,村里人種玉米,自行車把上總掛著個醋壺,陽光底下晃著,像掛著串金鈴鐺。
可也有人犯嘀咕:“今年蟲子抗住醋勁咋辦?萬一趕上大旱大澇,土法子還能頂用不?”這話讓李老漢聽見了,他吧嗒著旱煙笑:“咱莊稼人跟土地打交道,講究個見招拆招。
老法子不是死規(guī)矩,得跟著天時地利變。”他指了指地頭那片試驗田,說農(nóng)科所的人正在研究醋水配草木灰,說是能治更難纏的病害。“老輩人傳下的法子,就像地里的老玉米,看著普普通通,卻藏著養(yǎng)活人的真本事。
”我總覺得,老輩人的智慧藏在那些粗瓷碗、舊醋壺里,藏在年復(fù)一年彎腰種地的門道里。
他們沒念過多少書,卻把土地的脾氣摸得透透的,知道啥時候該給莊稼喝“酸湯”,啥時候該給土地松松筋骨。如今農(nóng)藥化肥滿天飛,可這瓶醋水,卻讓咱看見種地的另一種門道——不跟土地較勁,順著它的性子來,反倒能討到好收成。臨了李老漢又補了句:“地不哄人,你對它用心,它就給你打糧。
這道理,比醋還酸,比蜜還甜。”這話在風(fēng)里飄著,跟著玉米葉子沙沙地響,像土地在輕輕應(yīng)和。至于明年蟲子會不會更兇,醋水還管不管用,咱莊稼人心里有本賬:老法子守著,新門道學(xué)著,土地總不會讓勤快人空手而歸。
你說,這藏在醋壺里的種地經(jīng),是不是比書本上的學(xué)問更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